[实用新型]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0697.7 | 申请日: | 2014-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7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翔 |
| 主分类号: | B31B1/74 | 分类号: | B31B1/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325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缝底机 袋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缝底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缝底机将袋胚料的一端开口缝合上形成一个一端开口的袋子自动化流水线加工设备。自动缝底机具有自动折边、自动缝合、自动剪线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缝底机主要由机架、折边装置、缝纫机组和传送带装置组成。折边装置将袋胚料按一定的规格折叠,继而由缝纫机组对袋胚料的折叠部位进行缝制,再通过传送带装置输送出来,形成流水作业线。然而,这种结构的自动缝底机需要人工站在该自动缝底机的流水作业线的终端来收取经袋子,并对袋子进行堆叠,以便于对袋子打包。换言之,这种结构的自动缝底机是采用人工作业来整理袋子,其机械自动化程度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整理袋子机械化作业的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包括机架、主动转动辊、从动转动辊、传动带,所述主动转动辊和从动转动辊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主动转动辊从动转动辊和传动带形成带传动,还包括动力源、转轴和理袋器,理袋器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机架可转动连接,转轴与动力源传动连接,借助该动力源,理袋器沿着转轴摆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横杆和压袋轮组件,所述压袋轮组件包括支架和第一压轮,所述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横杆上,横杆安装在机架上,第一压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压轮与传动带相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件和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二压轮与传动带相贴,所述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沿着主动转动辊的周向分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供袋子相抵的齐平装置,所述齐平装置与所述理袋器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齐平装置由刷子形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动力源由双活塞杆气缸、链条、链轮和导轮,所述链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导轮与所述机架相连接,链条的一端与双活塞杆气缸的一根活塞杆相连接,链条的另一端绕过导轮、链轮与双活塞杆气缸的另一根活塞杆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光电开关和控制器,光电开关用于检测袋子是否有袋子经过,当控制器接收到光电开关检测到袋子经过后的信号,控制器控制双活塞杆气缸工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双活塞杆气缸为带磁性开关的双活塞杆气缸,磁性开关将活塞的位置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双活塞杆气缸复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吸风机和吸风罩,机架上固定有吸风机和吸风罩,该吸风罩位于吸风机和理袋器之间并且吸风罩的吸风口与理袋器相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定位尺子,该定位尺子与理袋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采用了动力源、转轴和理袋器结构,通过动力源和转轴的配合来带动理袋器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摆动,实现以机械化的方式整理袋子,解放人工劳动力。
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还采用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和电机的结构,使得该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能够适用于宽度较窄的袋子。
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光电开关和控制器,通过光电开关来控制理袋装置启动作业,使该自动缝底机的理袋装置实现全自动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风机和吸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翔,未经陈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0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自动加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瓦楞纸板折痕辊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