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食物刮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8212.0 | 申请日: | 2014-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鲍洁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腾创意工作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道***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食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食物处理器具领域,尤指一种组合式食物刮子。
背景技术
在用面粉制作食物时,面团易粘于碗壁或砧板上,因而时常会用刮子来将面团从碗壁或砧板上刮下来。现有的刮子结构简单且不可拆装,相应地,功能也非常单一,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食物刮子,能组合成不同的结构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食物刮子,包括刮刀和呈条状的手柄,所述刮刀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设有第一插接部,刮刀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缘设有用于刮铲食物的第一弹性刮片且在与第一侧缘相对的第二侧缘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手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设有可与第一插接部相互匹配插接的第三插接部,手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缘设有第二插接部相互匹配插接的第四插接部,所述手柄借助于第三插接部与第一插接部插接而形成长柄刮子,或者所述手柄借助于第四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插接而形成短柄刮子。
进一步地,所述刮刀包括塑料材质的内衬骨架以及包覆于内衬骨架外部的软胶体,所述第一弹性刮片由软胶体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部为第一插槽,而第三插接部为第一插片,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内壁还设有嵌槽,所述第一插片外壁上还设有对应嵌合于所述嵌槽内的凸肋,通过凸肋与嵌槽的配合将第一插片固定于第一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两外壁上各设有一条凸肋,而第一插槽的对应两槽壁上各设有一嵌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部为第二插片,而第四插接部为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片的外壁上设有凸肋,而第二插槽的槽壁还对应设有与所述凸肋对应嵌合的嵌槽,通过凸肋与嵌槽的配合将第二插片固定于第二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两外壁上各设有一条凸肋,而第二插槽的对应两槽壁上各设有一条嵌槽。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与设有所述第三插接部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还设有由软胶体制成的第二弹性刮片。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第三插接部上还设有挂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刮子设计为刮刀和手柄两个组件,而且刮刀和手柄可以以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插接组装,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其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食物刮子的第一种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食物刮子的刮刀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食物刮子的刮刀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食物刮子的手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食物刮子的手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食物刮子的第二种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食物刮子,包括刮刀1和呈条状并可与刮刀相互插接的手柄2。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刮刀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设有第一插接部10,刮刀1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缘设有用于刮铲食物的第一弹性刮片11且在与第一侧缘相对的第二侧缘设有第二插接部12。优选地,所述刮刀1包括塑料材质的内衬骨架(图未示出)以及包覆于内衬骨架外部的软胶体,所述第一弹性刮片11即由软胶体形成。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手柄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设有可与第一插接部10相互匹配插接的第三插接部20,手柄2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缘设有第二插接部12相互匹配插接的第四插接部22。所述手柄2的与设有所述第三插接部20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还设有由软胶体制成的相对细长的第二弹性刮片24,可以利用所述第二弹性刮片24从小瓶口的瓶子内刮取食物或原料。此外,还可进一步在所述手柄2的第三插接部20上设有挂孔26,所述挂孔26可以方便将整个食物刮子挂起收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腾创意工作室有限公司,未经飞腾创意工作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8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