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蒸汽电烤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57220.3 | 申请日: | 2014-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3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吕巧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巧凤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蒸汽 电烤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烤炉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烤既有乐趣,又能吃到美味的食物,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自己动手烧烤,最早的炭火烧烤出来食物都粘有很多炭灰很不卫生,而且还要生火,很不方便;目前市场上有了各种用电烧烤的电烧烤炉,与炭火烧烤相比已经进了一大步,即方便,烤出食物又卫生,但目前市场上的电烧烤炉都是在烤盘底部或是烤盘的下方设置加热管来给烤盘加热,使用这种方式加热的烧烤炉其烤盘表面的温度高低不均,往往会使食物有些部分烤糊有些部分没熟,而且使用电烧烤炉烧烤一般都在室内进行,烤盘部分温度过高会产生大量油烟,污染室内环境,在无人看管时过高的温度可能还会引起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烤食物受热均匀,且安全实用无油烟的新型水蒸汽电烤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水蒸汽电烤炉,包括烤盘、接油盘、炉体、和控制器,接油盘和烤盘都设有外詹,所述的烤盘在其底盘最外圈部设有漏油孔,烤盘设在接油盘上,接油盘的外詹卡在炉体上,所述的烤盘底盘分上下两层且中间隔空,底层中心设有进气管,进气管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接油盘底部向上凸起一圆台,使接油盘底部呈环形凹槽,圆台中心开有一圆孔,所述的炉体底部设有一个蒸汽加热胆,蒸汽加热胆上设有出气管和加热管,出气管上设有与进气管内螺纹相配套的外螺纹,出气管穿过接油盘的圆孔与烤盘进气管内螺纹连接在一起,蒸汽加热胆的加热管与控制器连接,蒸汽加热胆的温度、水位和压力通过控制器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加热胆的一端设有液位计和测温计,蒸汽加热胆的另一端设有测压器和泄压阀,测压器和蒸汽加热胆之间通过一螺旋状的长铜管连接,液位计、测温计、测压器、泄压阀都是与控制器连接。上述设计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蒸汽加热胆,也为了电烤炉使用更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烤盘为上下双层的空心盘,蒸汽进入烤盘夹层后烤盘表面温度受热非常均匀;
2、蒸汽加热胆上设有液位计、测温计、测压器和安全阀等多种安全保护设施,不会使电烤炉发生危险;
3、蒸汽加热胆和测压器之间通过较长的螺旋铜管连接,降低通过铜管的蒸汽温度,防止损坏测温器;
4、接油盘环形凹槽的容积较大,可以在接油盘内放置水,使烤盘滴下的油脂不会因烤盘温度高而产生油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零件装配示意图。
图4为烤盘进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蒸汽加热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述,1、烤盘;2、接油盘;3、炉体;4、控制器;5、漏油孔;6、进气管;7、圆台;8、蒸汽加热胆;9、出气管;10、液位计;11、测温计;12、测压器;13、泄压阀;14、长铜管;15、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蒸汽电烤炉,包括烤盘1、接油盘2、炉体3、和控制器4,接油盘2和烤盘1都设有外詹,烤盘1在其底盘最外圈部开有漏油孔5,烤盘1卡在接油盘2上,接油盘2的外詹卡在炉体3上,烤盘1底盘分上下两层且中间隔空,底层中心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6内侧开有内螺纹,接油盘2底部向上凸起一圆台7,使接油盘2底部呈环形凹槽,圆台7中心开有一圆孔,炉体3底部固定有一个蒸汽加热胆8,蒸汽加热胆8上设有出气管9和加热管15,出气管9上攻有与进气管6内螺纹相配套的外螺纹,出气管9穿过接油盘2的圆孔与烤盘1进气管6内螺纹连接在一起,蒸汽加热胆8的加热管15与控制器4连接,蒸汽加热胆8的温度、水位和压力通过控制器4控制。
如图2所示,蒸汽加热胆8的一端固定有液位计10和测温计11,蒸汽加热胆8的另一端固定有测压器12和泄压阀13,测压器12和蒸汽加热胆8之间通过一螺旋状的长铜管14连接,液位计10、测温计11、测压器12、泄压阀13都是与控制器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巧凤,未经吕巧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72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