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含水原油含水量的接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5698.2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5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明;王雷;杨祖国;刘玉国;何龙;邢钰;孙同成;周诗杰;程仲富;欧阳冬;巫光胜;周红梅;侯玲玲;李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韩龙;孙丽霞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 原油 含水量 接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足高含水原油含水量测试需求的接受器。
背景技术
原油生产过程中需要测量各种参数,如油套压、温度、液量、密度、电流、含水等,这些参数中最重要的是含水和液量。目前流量计量发展日益精确,但是高含水稠油油井含水量测试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原油含水测试主要采用ISO9029:199、GB/T8929-2006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该方法在试样中加入二甲苯及溶剂油等与水不混溶的溶剂,在加热条件下蒸馏并进行冷凝回流,冷凝下来的水和溶剂油在接受器中分离,通过读取接受器中水的体积,计算试样中水的含量。此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但是该方法的精密度数据是在原油水含量(体积分数)低于1%的条件下测定的,超出这个范围,精密度有待考证。现有技术针对高含水原油,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原油特别是稠油高含水后,油样在组份、水份上是有着显著差别的不均匀液体,乳化降粘时,油样冷却后能够分离出明显的游离水。这样的油样,即使加热到有足够流动性的温度,油水也不能混合均匀;二是,目前所用接收器量程主要是5ml、10ml两种,对应测试油样量分别为5g、10g,由于试样量较小,从取样瓶中移动至蒸馏瓶称量时,由于水相流动性好,游离水优先流出,导致测试含水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适合高含水原油含水测试的接受器,通过简单的改造,可增加蒸馏法测试含水样品量至150g,降低了蒸馏法测试高含水油样时因样品不均,游离水存在及样品量少带来的实验误差,提高了蒸馏法测定高含水原油含水量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含水原油含水量的接受器,其包括有带有输油管的量筒,所述量筒上标有测量分离水体积的刻度;所述量筒的下端设置有流液管,流液管的下端成型有排放分离水到外置量筒的流液管尖嘴;所述流液管上还设置有控制分离水流出的活塞,当原油含水量超出刻度量程范围时,使用所述活塞排放馏出水至外部量筒。
进一步地,所述量筒的上端成型有敞口型的上接口,连接于冷凝管。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的一端接于量筒另一端为接受端口,连接于蒸馏烧瓶。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活塞,从而提高了活塞的密封性及耐温性,避免在不需要液体流出量同时,液体的渗漏。
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接受器,由于量筒下部的流液管上设置有活塞,流液管下端为流液管尖嘴,当原油含水量超出刻度量程范围,使用活塞排放馏出水至外部量筒。本装置设置合理,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改造,可增加蒸馏法测试含水样品量至150g,降低了蒸馏法测试高含水油样时因样品不均、游离水存在及样品量少带来的实验误差,提高了蒸馏法测定高含水原油含水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受器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含水原油含水量的接受器的目的,下面结合背景、附图以及实际工况,对其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含水原油含水量的接受器包括有带有输油管2的量筒5,所述量筒5上标有刻度,用于测量量筒内分离水的体积;所述量筒的下端设置有流液管,流液管的下端成型为流液管尖嘴8,用于蒸馏法测定高含水原油含水量超量程时流出水的排放;所述流液管上还设置有控制分离水流出的活塞或者截止阀,所述活塞优选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活塞,当原油含水量超出刻度量程范围时,使用所述活塞排放馏出水至外部量筒。
进一步地,所述量筒5的上端成型有敞口型的上接口3,连接于冷凝管。
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2的一端接于量筒6上,该连接处的接口称为回流口4,所述输油管2的另一端为接受端口1,连接于蒸馏烧瓶。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活塞,从而提高了活塞的密封性及耐温性,避免在不需要液体流出量同时,液体的渗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量筒5的量程为5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5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容量货喷气燃料、货柴油净化装置
- 下一篇:便于转载货物的车间级物料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