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聚酸聚酰胺树脂生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55262.3 | 申请日: | 2014-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0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刘玉峰;刘清源;张小杰;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饶县信和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B01J4/00;C08G69/3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秦雯 |
| 地址: | 25734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聚酸 聚酰胺 树脂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聚酸聚酰胺树脂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中
二聚酸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是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的基本原料。二聚酸与二元胺进行缩聚反应后得到的产品,就是二聚酸聚酰胺树脂。 现有技术中,二聚酸聚酰胺树脂的生产装置包括缩合釜、与缩合釜连接的压滤机,从缩合釜中输出的树脂粗品经过压滤机过率为成品,整套生产工艺步骤简单,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仅仅经过压滤机进行简单过滤的树脂中仍然存在少量悬浮物,该悬浮物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2)缩合釜中安装的是框式搅拌器,搅拌中物料形成漩涡状态,靠近釜壁的物料在余热作用下,受热时间长,物料颜色变深,中间的物料受热较慢,不同区域的物料具有不同的温度最终影响了反应速度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二聚酸聚酰胺树脂反应装置,该装置的缩合釜能保证反应物料搅拌均匀性,净滤器的使用消除了产品中悬浮的杂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聚酸聚酰胺树脂生产装置,包括缩合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净滤部分,所述净滤部分包括与缩合釜管道连接的压滤机、与压滤机管道连接的净滤器;所述缩合釜中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装有高度不同的两层以上的桨式搅拌叶,在搅拌轴的下端还装有锚式搅拌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锚式搅拌桨包括焊接在搅拌轴下端的圆弧底和位于圆弧底上端部的竖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净滤器包括腔体,在所述腔体中装有多孔板,在多孔板上还设有过滤布,腔体上有与放料管Ⅰ连接的进料口,腔体上还有与放料管Ⅱ连接的出料口,在放料管Ⅱ上还连接有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由连接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桨式搅拌叶和锚式搅拌桨的使用,使得所符合中物料呈现上下翻滚状态,从而提高了搅拌均匀性;净滤器连接在压滤机之后,由净滤器将产品进行二次过滤,保证了产品纯净度要求。本实用新型具有反应均匀、产品纯净度高、质量好之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1是压滤机,2是净滤器,3是上腔体,4是下腔体,5是连接螺栓,6是多孔板,7是过滤布,8是放料管Ⅰ,9是放料管Ⅱ,10是真空泵,11是进料口,12是出料口,13是缩合釜,14是搅拌轴,15是桨式搅拌叶,16是锚式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聚酸聚酰胺树脂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包括缩合釜13和净滤部分,其中净滤部分包括与缩合釜13管道连接的压滤机1、与压滤机1管道连接的净滤器2,在缩合釜13中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在电机带动下转动的搅拌轴14,搅拌轴14上装有高速不同的两层以上的桨式搅拌叶15,在搅拌轴14的下端还装有桨式搅拌叶15。桨式搅拌叶15即搅拌叶为直线型,而锚式搅拌桨16包括焊接在搅拌轴14下端的圆弧底和位于圆弧底上端部的竖叶。这样,当搅拌轴14转动时,带动桨式搅拌叶15和桨式搅拌叶15同时转动,可将位于釜底的物料翻滚之釜中或者釜上部,保证物料搅拌均匀性。
净滤器2包括腔体,在腔体中装有多孔板6,在多孔板6上还设有过滤布7,腔体上有与放料管Ⅰ8连接的进料口11,腔体上还有与放料管Ⅱ9连接的出料口12,在放料管Ⅱ9上还连接有真空泵10。
腔体包括上腔体3和下腔体4,上腔体3与下腔体4之间由连接螺栓5连接。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饶县信和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饶县信和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5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