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SA制氮设备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54890.X | 申请日: | 2014-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童军娜;蔡新刚;羊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拓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sa 设备 不合格 氮气 自动 放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氮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PSA制氮设备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装置。
背景技术
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变压吸附)是一种新的气体分离技术,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国外已经得到迅速的发展,其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对不同气体分子“吸附”性能的差异而将气体混合物分开,它是以空气为原料,利用一种高效能、高选择的固体吸附剂对氮和氧的选择性吸附的性能把空气中的氮和氧分离出来。
在现有技术提供的PSA制氮设备中,对不合格氮气手动调节阀和合格氮气出口手动调节阀的分布位置不同,存在不合理性。此种手动调节阀门存在于两种切换工艺中,需要单独调节各自调节阀门才能达到满负荷流量,导致了PSA制氮设备对流量调节的操作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SA制氮设备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SA制氮设备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装置,包括:
主干路,自所述主干路的一端依次设置有调压阀、金属转子流量计、流量控制阀以及合格氮气出气气动阀;
放气支路,所述放气支路与所述主干路相连通,所述放气支路设置于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合格氮气出气气动阀之间,所述放气支路上设置有不合格氮气放空气动阀以及手动放空阀门;
用于控制所述不合格氮气放空气动阀打开或者关闭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不合格氮气放空气动阀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合格氮气出气气动阀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干路的一端为首端,其另一端为尾端,所述首端设置有所述调压阀,所述尾端设置有单向止回阀。
放气支路设置于主干路上,将其分两叉路分别为不合格放空支路和合格送气支路,依次为不合格氮气放空手动阀门和气动阀门,保证不合格氮气正常放空,另一叉路为合格氮气送气支路,依次为合格氮气送气气动阀和单向止回阀,有效保持合格氮气正常供气流量需求。通过该结构设计,采用控制器对PSA制氮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无需人工手动控制阀门进行操作,实现了不合格氮气的自动放空,解决了合格氮气控制流量和不合格氮气控制流量需要分别调节的麻烦,更稳定的保证用户对气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PSA制氮设备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调压阀1、金属转子流量计2、流量控制阀3、合格氮气出气气动阀门4、
不合格氮气放空气动阀门5、手动放空阀门6、单向止回阀7、主干路a、
放气支路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PSA制氮设备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SA制氮设备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装置,包括:主干路a,自主干路a的一端依次设置有调压阀1、金属转子流量计2、流量控制阀3以及合格氮气出气气动阀4;放气支路b,放气支路b与主干路a相连通,放气支路b设置于流量控制阀3与合格氮气出气气动阀4之间,放气支路b上设置有不合格氮气放空气动阀5以及手动放空阀门6;用于控制不合格氮气放空气动阀5打开或者关闭的控制器,控制器与不合格氮气放空气动阀5电气连接。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
调节阀设置在不合格氮气自动放空装置的首部,用于对氮气压力进行减压,保证用气压力;
金属转子流量计2安装在调压阀1后端管道上,用于测量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拓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拓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4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