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水机紫外杀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3915.4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魏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亦庄国际诊断试剂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黄可峻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水 紫外 杀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和生物学仪器装置领域。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水机紫外杀菌器。
背景技术
纯水在现代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生产或实验中大量使用。纯水包括超纯水(UltrapureH2O),既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RO水,即通过反渗透膜过滤后的水,反渗透膜的孔径一般为10A到100A之间,所以它能够去除95%以上的离子态杂质;蒸馏水: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H2O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分离而得的水;ddH2O(Distillation-Distillation H2O),经过2次蒸馏而得的水;去离子水,把水里的阴阳离子都除掉的水。主要通过RO膜和混床树脂来把水中的离子除掉。
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时,便发生能量的传递和积累,积累结果造成微生物的灭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当细菌、病毒吸收超过3600~65000uw/cm2剂量时,对细菌、病毒的脱氧核醣核酸(DNA)及核醣核酸(RNA)具有强大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细菌、病毒,达到消毒灭菌成效。
纯水可通过纯水机储备和供应,在储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微生物的数量符合标准。现有的纯水用紫外杀菌器所使用的紫外杀菌灯多以计时器来监测紫外灯的使用情况,进以作为紫外灯使用寿命的参考。然而紫外灯的实际使用寿命往往与标准使用寿命不同,存在设备的浪费或更换不及时导致杀菌效果 不佳乃至使得使用纯水的化学或生物产品出现严重缺陷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能够更准确监测和控制紫外灯使用情况的纯水机杀菌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紫外照度计监测纯水机用紫外杀菌器紫外灯的使用情况的纯水机紫外杀菌器。本实用新型的纯水机紫外杀菌器将紫外杀菌器配以照度计,对壳体内紫外灯的照度进行监测,从而可以更准确的监测到紫外灯的使用情况,可与计时器共同作为紫外灯寿命的参考。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纯水机紫外杀菌器,包括:
中空壳体,壳体包括外壳以及所述外壳包围的密闭空间,所述外壳上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
紫外杀菌灯,其杀菌灯管位于壳体内部;以及与紫外杀菌灯在壳体外部的尾端连接的计时器;
紫外照度计,其包括设置在外壳上,用于检测壳体内侧紫外杀菌灯照度的紫外线照度探测头,和与所述探测头在壳体外部的尾端连接的数显装置;
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数显装置与计时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纯水机紫外杀菌器,其具有三个紫外线照度探测头,所述三个紫外线照度探测头并排安装在外壳同侧,其中两个紫外线照度探测头分别设置在外壳上对应紫外杀菌灯的杀菌灯管两端的位置,另一个设置在外壳上对应紫外杀菌灯的杀菌灯管中部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纯水机紫外杀菌器,其中所述三个紫外线照度探测头为等间距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紫外灯及紫外线照度探测头通过螺纹口与壳体连接紧固,并设有密封垫圈防止漏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紫外线探测头测量范围为220nm~280nm,优选为248~260n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纯水机紫外杀菌器的外壳为带 有弧顶的圆柱形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线照度探测头的头部外壳为石英材质,以实现紫外线的高透过率和达到防水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纯水机紫外杀菌器的数显装置具有信息显示的显示屏和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处理器和相应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显装置设有报警灯,具有对预设报警数值进行响应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纯水机紫外杀菌器的所述控制系统具有对紫外线照度探测头测量值进行计算和输出指令的处理器和相应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紫外灯寿命的参考,数显装置的读数不低于3000uw*s/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亦庄国际诊断试剂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亦庄国际诊断试剂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3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