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53306.9 | 申请日: | 2014-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陆超超;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G5/04 | 分类号: | F02G5/04;F01P3/18;F25B27/02;F25B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联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领域,尤其与冷热电联产中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冷热电联产(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简称CCHP)是以天然气为燃料,在用户或建筑物附近,直接向用户供应冷热电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冷热电联产是一种综合能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少和安全可靠的能源系统,已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冷热电联产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发动机11、发电机12、余热锅炉13、蒸汽制冷机14和热交换器15。发动机11的动力由燃料产生的蒸汽提供,发动机11驱动发电机12进行发电,余热锅炉13利用燃料产生的蒸汽和发动机11中烟气通过能量转换生成热水或蒸汽,再分别通过蒸汽制冷机14和热交换器15转换生成冷、热水加以利用。其中,冷水可作为夏天的空调冷水使用,热水可作为冬天采暖或卫浴热水使用。
这种连接方式带来的问题是:系统设备较多、系统构成较为复杂、转化效率低、占地多等。另外,目前的冷热电联产结构中缺少对高温缸套水的有效利用,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而且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综合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设备少、系统构成简单且能源利用率较高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发动机与发电机,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发电机,所述发动机为燃气内燃机组,还包括余热直燃机组和散热水箱,所述余热直燃机组利用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烟气和缸套水制作空调冷水或利用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烟气制作空调热水,所述散热水箱直接或间接对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缸套水进行散热,经过散热处理的水流入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缸套。
进一步,还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设置在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缸套和所述散热水箱之间。
进一步,所述余热直燃机组与所述燃气内燃机组之间连通设置有烟气管道。
进一步,所述散热水箱与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缸套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缸套水循环的泵。
进一步,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一次侧和二次侧,所述一次侧通过管道循环连通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缸套,所述二次侧连通采暖水。
进一步,还包括三通调节阀,所述三通调节阀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和第三通口,所述第一通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缸套,所述第二通口连通所述余热直燃机组的热水入口,所述第三通口连通所述散热水箱的入口。
进一步,所述余热直燃机组和所述散热水箱的冷却水均通过一管道循环回所述燃气内燃机组的缸套内。
进一步,所述管道上连通设置有驱动所述缸套水循环的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余热直燃机组直接利用发动机中余热进行制冷和制热,减少了设备的设置,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本实用新型还采用散热水箱对缸套水进行散热,然后进行循环利用,有效提高缸套水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热电联产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总体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通过发动机和发电机产生电力负荷,通过对发动机烟气和缸套水的采集,再通过余热直燃机组和板式换热器的转换产生制热负荷和制冷负荷,通过散热水箱实现缸套水的回流。具体包括两套实施例,一个适用于冬天,一个适用于夏天。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展开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3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育运动遥控提示系统及其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舒适性滑雪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