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3252.6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蔡瑜亮;蔡琼珂;安丰所;宋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粤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在线 校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呼吸阀离线校验装置,是将呼吸阀安装在校验台上,利用校验介质(如空气、氮气等)的正压使呼吸阀向外开启和通过抽真空的方法使呼吸阀向内开启,通过观察压力表来确定向外和向内的开启压力。这种装置只能校验拆卸下来的呼吸阀,无法进行呼吸阀的在线校验。
目前也有研究“便携式呼吸阀校验装置”,这种装置方法虽然可以带到现场,但是同样需要把呼吸阀拆卸下来或者在呼吸阀与罐体之间安装有阀门才可进行,实际上呼吸阀与阀门之间都直接用法兰连接,中间是不安装阀门的,因此,这种装置也是一种离线校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阀的在线校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包括待检验呼吸阀、与待检验呼吸阀连接的罐体、及与待检验呼吸阀和罐体均相连的校验装置,所述校验装置包括:气体进入管、两个截止阀,排空管,其中一个截止阀与气体进入管相连,另一个截止阀与排空管相连;所述两个截止阀之间连接有正负压发生器,与正负压发生器连接的控制阀,与控制阀和待检验呼吸阀相连的呼吸阀连接管,与罐体相连的罐体连接管道;设置于呼吸阀连接管和控制阀之间的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以及设置于罐体连接管道末端的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进入管内的气体为压缩空气或氮气,当检验普通罐体的呼吸阀时,气体进入管内的气体为压缩空气,当检验易燃易爆罐体的呼吸阀时,气体进入管内的气体为氮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是在在线状况下校验呼吸阀,避免了呼吸阀的拆卸和运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模拟现场工作状况下校验,校验数据稳定、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气体进入管;2、截止阀;3、正负压发生器;4、截止阀;5、排空管;6、控制阀;7、压力表;8、压力传感器;9、压力表;10、压力传感器;11、呼吸阀连接管;12、罐体连接管道;13、待检验呼吸阀;14、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阀在线校验装置,包括待检验呼吸阀13、与待检验呼吸阀13连接的罐体14、及与待校验呼吸阀13连接的罐体14均相连的校验装置,所述校验装置包括:气体进入管1、截止阀2和4,排空管5,所述截止阀2与气体进入管1相连,所述截止阀4与排空管5相连;截止阀2和4之间连接有正负压发生器3,与正负压发生器3连接的控制阀6,与控制阀6和待检验呼吸阀13相连的呼吸阀连接管11,与罐体14相连的罐体连接管道12;设置于呼吸阀连接管11和控制阀6之间的压力表7和压力传感器8,以及设置于罐体连接管道12末端的压力表9和压力传感器10。
本实施例的呼吸阀在线校验步骤如下:
1、负压校验
将气体进入管1接上压缩空气,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8、10的信号线至电脑,打开截止阀2和4的阀门,使正负压发生器3产生负压,打开电脑记录程序,缓慢打开控制阀6,当压力表数据或压力曲线发生突变时,待检验呼吸阀13向外打开,电脑根据压力突变的数据,自动判断此时的压力值P1为呼吸阀向外开启的压力值。
呼吸阀向外开启压力:P外外=P1-P0
P1:压力发生突变时的值;
P0:罐体压力值。
如P外值与设定值不符,调节呼吸阀上的螺丝,重复以上校验步骤,直到符合设定值为止。
2、正压校验
将气体进入管1接上压缩空气,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8、10的信号线至电脑,关闭截止阀4的阀门,缓慢打开截止阀2的阀门,使正负压发生器3产生正压,打开电脑记录程序,缓慢打开控制阀6,当压力表数据或压力曲线发生突变时,待检验呼吸阀13向内打开,电脑根据压力突变的数据,自动判断此时的压力值P2为呼吸阀向内开启的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粤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粤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3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