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卷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3040.8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9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尚威电子有限公司;陈德光 |
主分类号: | A45D1/04 | 分类号: | A45D1/04;A45D6/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卷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卷发器。
背景技术
卷发器用于把头发烫卷。现有的卷发器包括发热棒,使用时手动将头发绕在发热棒上,该发热棒发热即可将头发烫卷。由于头发需要手动绕在该发热棒上,因此现有的卷发器在使用时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卷发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卷发器,包括左壳体、右壳体、上盖及卷发机构,该左壳体与该右壳体配合形成一具有顶部开口的收容腔,该上盖可转动盖合或开启所述开口,该卷发机构设置在该收容腔内,该卷发机构包括芯轴、套住该芯轴的轴套、用于将头发缠绕在该芯轴上的转轮、用于驱动该转轮旋转的驱动模块及用于检测该转轮的位置的检测模块,该芯轴与该轴套上都设有发热体,该轴套上开设有与该开口竖直对齐的缺口,该转轮穿套在该芯轴的端部,该转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呈放射形状布置的多个支杆,该检测模块与该驱动模块相连接使得该转轮在停止转动时所述支杆与该开口错位开。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驱动模块包括电机、涡杆、涡轮,该涡杆与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该涡杆与该涡轮传动连接,该转轮与该涡轮卡接随该涡轮同步转动;
该卷发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该第一固定座与该右壳体连接,该第一固定座与该第二固定座夹持住该电机,该第一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轴,该涡轮穿套在该固定轴上,该芯轴与该固定轴连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卷发机构还包括第三固定座,该轴套连接在该第三固定座上,该第三固定座的顶部开设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与该缺口竖直对齐。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该轴套套住该芯轴,该转轮穿套在该芯轴的端部,该检测模块与该驱动模块相连接使得该转轮在停止转动时所述支杆与该开口错位开,使用时,将头发平放并沿该开口放入到相邻的两个支杆中,该驱动模块驱动该转轮旋转,所述支杆将头发自动缠绕在所述芯轴上,该芯轴与该轴套同时加热即可将头发烫卷。
2.该检测模块检测该支杆的位置,使得每次工作结束后,该支杆都与该开口错位开,可很容易地将头发放入到相邻的两个支杆中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卷发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自动卷发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自动卷发器的卷发机构的立体图。
图4绘示了图3所示一种卷发机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绘示了图1所示自动卷发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卷发器100,包括左壳体10、右壳体20、上盖30及卷发机构40。该左壳体10与该右壳体20配合形成一具有顶部开口122的收容腔12。该上盖30与该左壳体10、右壳体20枢接,该上盖30可转动地盖合或开启所述开口122。该卷发机构40设置在该收容腔12内。
请查阅图3和图4,该卷发机构40包括芯轴41、套住该芯轴41的轴套42、用于将头发缠绕在该芯轴41上的转轮43、用于驱动该转轮43旋转的驱动模块44、用于检测该转轮43的位置的检测模块45、第一固定座46、第二固定座47及第三固定座48。
该芯轴41的内部插设有发热体411。该轴套42上连接有发热体422,该轴套42上开设有缺口424。
该转轮43用于将头发自动缠绕在该芯轴41上。该转轮43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呈放射形状布置的四个支杆432。
该驱动模块44用于驱动该转轮43转动。该驱动模块44包括电机442、涡杆444、涡轮446。该涡杆444与该电机442的输出轴连接,该涡杆444与该涡轮446传动连接。
该检测模块45与该驱动模块44相连接。该检测模块45用于检测该支杆432的位置,当转轮43在停止转动时,如果该检测模块45检测到该支杆432与该开口122对齐,则该检测模块45将指令传给该驱动模块44,该驱动模块44启动该转轮43,使转轮43转过一定角度保证支杆432与该开口122错位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尚威电子有限公司;陈德光,未经厦门尚威电子有限公司;陈德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3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