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斜齿刀片割纱器的锭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917.1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李新桥 |
主分类号: | D01H7/04 | 分类号: | D01H7/04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刘勋阶 |
地址: | 421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斜齿 刀片 割纱器 锭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锭纺纱铝杆锭子的部件,特别是一种带斜齿刀片割纱器的锭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环锭纺细纱机的锭子已经采用了割纱器,特别是集体自动落纱细纱机,其全部锭子都配有割纱器,以提高留头率,降低集体自动落纱的人工成本。
现在的锭子包括包括铝杆、割纱器和锭盘,割纱器安装在锭盘上并通过铝杆固定,割纱器由割纱器刀片和割纱器座组成。目前,现有割纱器的刀片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在圆环形本体的外周边直接开刃口,另一种是在圆环形本体的外周边开刃口,刃口边缘带有均匀分布的锯齿。纺纱过程中落纱时,锭子的转速降低,纱线会松弛地停在刀片的最外边缘,无法在刀片刃口的任意位置处停顿被割断而继续滑移,造成纱线不能被有效割断,而是被扯断,割纱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有效地割断纱线、割断率高的带斜齿刀片割纱器的锭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斜齿刀片割纱器的锭子,包括铝杆、斜齿刀片割纱器和锭盘,斜齿刀片割纱器安装在锭盘上,并通过铝杆固定;斜齿刀片割纱器由斜齿刀片和割纱器座组成,斜齿刀片安装在割纱器座上;刀片的形状为圆环形的薄片状,在刀片的外轮廓上开有刃口,刃口的外周边缘有连续并均匀分布的同向斜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斜齿齿数为70~120齿,优选90~105齿,更优选100齿。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斜齿齿型角为10°~75°,优选50°~65°,更优选60°。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斜齿中心线与刀片中心线的夹角δ为30°~70°,优选35°~55°,更优选40°。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结构改进,纺纱过程中落纱时,锭子的转速降低,纱线会停在刀片的最外边缘,此时纱线已经松弛,随着锭子继续旋转,纱线就会进入斜齿根部,在锭子旋转的惯性力作用下,由斜齿根部将纱线割断,割断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割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割纱器实施例一的I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割纱器实施例二的I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割纱器实施例三的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带斜齿刀片割纱器的锭子,包括铝杆1、斜齿刀片割纱器2和锭盘3,斜齿刀片割纱器2安装在锭盘3上,并通过铝杆1固定(如图1所示);斜齿刀片割纱器2由斜齿刀片4和割纱器座5组成,斜齿刀片4安装在割纱器座5上(如图2所示);刀片4的形状为圆环形的薄片状,在刀片4的外轮廓上开有刃口6,刃口6的外周边缘有连续并均匀分布的同向斜齿7(如图3所示);斜齿7齿数为100齿,斜齿7齿型角为60°,斜齿7中心线与刀片4中心线的夹角δ为40°。
实施例二:
一种带斜齿刀片割纱器的锭子,在刀片4的外轮廓上开有刃口6,刃口6的外周边缘有间断并均匀分布的同向斜齿7(如图4所示),斜齿7齿数为80齿,斜齿7齿型角为30°,斜齿7中心线与刀片4中心线的夹角δ为32°;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一种带斜齿刀片割纱器的锭子,在刀片4的外轮廓上开有刃口6,刃口6的外周边缘有连续和间断均匀分布的同向斜齿7(如图5所示),连续均匀分布的斜齿7与间断均匀分布的斜齿7相互交替,斜齿7齿数为102齿,斜齿7齿型角为65°,斜齿7中心线与刀片4中心线的夹角δ为65°;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连续均匀分布的斜齿与间断均匀分布的斜齿相互交替这一结构改进。工作时,无论纱线停在全刃口刀片最外边缘的任意位置,由于连续均匀分布的斜齿和间断并均匀分布的斜齿相互交替,所以纱线都会被刀片最外边缘的斜齿割断,割断率高达99.9%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李新桥,未经衡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李新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