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钢管拱肋接头安装的鞍形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851.6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明;王金来;雷勇锋;张卫国;马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管 接头 安装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用于架设或装配桥梁的设备。
背景技术
钢管拱桥凭借其自重轻、跨度大、结构受力均衡、外型美观等优点在铁路、公路、市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钢管拱肋是拱桥的组成单元,钢管拱肋的精确安装和定位是保证钢管拱肋和系梁各自充分发挥其受力特性、并且共同受力均衡的核心环节。钢管拱肋一般分段设置,大跨度钢管拱桥一般为含有7、9、11、13段拱肋,每一弧形段由若干直线段焊接拼接而成。钢管拱肋的安装的一般方法为:在已完成的系梁上搭设简易支架,支架位于钢管拱肋接头位置,安装一般自拱脚处对称向上拼接,最后在拱顶安装合拢最后一段。每段钢管拱肋吊装后,轴线和标高要用全站仪复核精确定位。以往的方法是钢管拱肋接头简易放置在型钢台座上,调整时人工用吊链或千斤顶反复腾挪,费时费力,固定时采用焊接,焊接产生的高温又容易引起接头变形,再调整时相当困难,致使钢管拱肋的精度无法达到设计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确、且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钢管拱肋接头安装的鞍形定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钢管拱肋接头安装的鞍形定位装置,包括立式的支架、位于支架上的垫板,在垫板相对的两侧设有限位板,在垫板上方、限位板之间设有鞍形架,在垫板和鞍形架之间设有兼具支撑作用和调整鞍形架竖直高度作用的竖向调整机构,在限位板上设有调整鞍形架左右移动的横向调整机构。
所述竖向调整机构为底部固定于垫板上千斤顶,千斤顶的顶端与鞍形架的下表面相接触。
所述横向调整结构为底部竖向固定于限位板上的千斤顶,千斤顶的顶端通过设置在鞍形架上的连接块与鞍形架相接触。
在垫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板。
在垫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千斤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进步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横向调整机构和竖向调整机构,可以将钢管微调到最精确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搭建,工作人员只需手动调整即可将钢管拱肋调整到最佳位置,整个调整过程耗时短,且工序简单、操作简便、安全,调整精度高,完全克服了当前钢管拱肋接头安装定位耗时长、安全风险大、精度不易保证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利用,性价比高,适于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鞍形架,2、限位板,3、支架,4、连接块,5、千斤顶,6、垫板,7、钢管拱肋。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可知,用于钢管拱肋接头安装的鞍形定位装置,包括立式的支架3、位于支架3上的垫板6,在垫板6相对的两侧设有限位板2,在垫板6上方、限位板2之间设有鞍形架1,在垫板6和鞍形架1之间设有兼具支撑作用和调整鞍形架1竖直高度作用的竖向调整机构,在限位板2上设有调整鞍形架1左右移动的横向调整机构。
该定位装置主要是用于对待安装的钢管拱肋7进行上下左右微调,使其能够做到与标准位置最接近,这样才能保证安装的拱桥的牢固性、耐用性。
在使用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搭建好,确保将待安装的钢管拱肋7放置到鞍形架1上后,钢管拱肋7的轴心会位于预定位置。但是,由于钢管拱肋7本身的重力作用,将其放置到鞍形架1上之后,钢管拱肋7的轴心位置会与预定位置存在偏差,这样就需要进行调整,将偏差尽量调整到最小。调整时,需要调整钢管拱肋7的横向位置和竖直高度两个指标,而且调整时实际需要被直接调整的是鞍形架1。
上述已经将本装置的作用描述清楚,下面来描述本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
由于钢管拱肋7要被安装在较高的位置,在高处鞍形架1有可能由于外界原因来回晃动,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限位板2将其限定,使其不能来回晃动。限位板2设置在垫板6相对的两侧,这样鞍形架1就只能在与两侧限位板2竖向平行的平面方向移动。为了保证限定效果,每一侧就设置了两个限位板2。
由于限位板2可以限定鞍形架1的水平移动方向,因此两侧限位板2都平行的方向应该与钢管拱肋7的轴向相垂直,这样就可以实现对钢管拱肋7轴心的横向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