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灭菌储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450.0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7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英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C02F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灭菌 储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的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在注塑机上的灭菌储水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机设备的水源大多数采用的是水池储水,从而达到循环利用,但是这样长期使用就直接导致了水中细菌的滋生,如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导致水源中杂质的产生;微孔滤膜一般由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多聚碳酸酯、聚偏氟乙烯、尼龙等合成纤维材料制成。滤膜的孔径一般为0.2微米,它可以滤除绝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细胞。
普通的储水池中容易滋生大量的细菌,但是如果就注塑机单独配套灭菌装置的,虽然使用效果较好,但是其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对于注塑机使用的水源,其本身的灭菌需求相比医用设备的灭菌需求低,通过精密的灭菌装置反而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且普通的灭菌装置操作较为复杂,不适合在注塑企业内大规模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菌效果好,使用成本较低、应用于注塑机辅助设备的灭菌储水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塑机灭菌储水池,所述的储水池通过压力泵连接在注塑机上,所述的储水池内设有垂直的隔板结构,所述的隔板结构将储水池分割成灭菌区和密封区,所述的灭菌区的上部为透明的玻璃盖板结构,所述的密封区的上部为密封的挡板结构,所述的储水池进水口设置在灭菌区上部,所述的储水池出水口设置在密封区底部,所述的隔板的上部设有连通口,所述的密封区与灭菌区通过连通口相连接,所述的连通口上设有插槽结构,所述的插槽结构内安插有灭菌筛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隔板的下部设有条形槽结构,所述的条形槽内安装有紫外光灯,所述的条形槽与灭菌区和密封区之间通过玻璃防水板密封连接,通过条形槽内安装的紫外光灯,随时可以对灭菌区内进行紫外光灭菌操作,同时紫外光灯可以照射密封区,保证密封区长时间的无菌环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灭菌区壳体的侧方、储水池进水口的正下方设有水流搅拌泵,所述的灭菌区的中部设有分层板结构,通过水流搅拌泵和分层板结构保证了灭菌区内部水源的流通,提高水源的流通性,防止细菌滋生;同时可以将不同区域的水源同时进行紫外光灭菌操作和日光灭菌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灭菌筛板包括密封边框、微孔滤膜和把手结构,所述的微孔滤膜安装在密封边框的中部,所述的微孔滤膜安插在连通口上,所述的把手结构设置在密封边框的顶部,通过在插槽结构内活动安装的微孔滤膜灭菌筛板,方便及时更换和清理,提高装置整体的灭菌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微孔滤膜为尼龙膜,所述尼龙膜上的微孔孔径为0.3-0.5微米,微孔滤膜可以有多种材料制成,但是其中尼龙膜的应用范围最广,实用寿命长,同时由于本身注塑机的灭菌精度不高,孔径较大的滤膜为了方便水流的流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水流搅拌泵的进水口连接在灭菌区上部,出水口连接在灭菌区底部,通过将水流搅拌泵的不同接口连接在灭菌区的不同位置上,方便水源在灭菌区内形成对流,提高整体的灭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水池内添加的隔板结构,将储水池分割成灭菌区和密封区,其中灭菌区内的水经过日光和紫外线灭菌,并且通过隔板上的微孔滤膜滤除了大量的细菌,进入到密封区中,密封区的密封设置和紫外光灯是为了保证装置整体的灭菌效果,整体装置大大减少了储水池中细菌的滋生,防止细菌滋生产生的固体颗粒杂质进入到注塑机中,影响注塑机的正常的实用寿命,同时整套装置结构简单,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清理和维护方便,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灭菌筛板结构简图;
其中,1 隔板结构,2 灭菌区,3 密封区,4 玻璃盖板结构,5 挡板结构,6 连通口,7 灭菌筛板,7-1 密封边框,7-2 微孔滤膜,7-3 把手结构,8 紫外光灯,9 储水池进水口,10 储水池出水口,11 水流搅拌泵,11-1 水流搅拌泵进水口,11-2 水流搅拌泵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英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仪征英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盖模具热嘴的水冷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集热器联箱发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