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用感应线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51770.4 | 申请日: | 2014-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6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甄立玲;樊建勋;马冰;杜乐一;刘红伟;马良超;石磊;张立君;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B23K3/053;H05B6/3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感应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感应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应用于变形锌合金工件的焊接用感应线圈。
背景技术
申请公布号为CN10288657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变形锌合金插接结构的无铅高频钎焊方法》(申请号:201210387946.9),披露了一种针对变形锌合金加热过程中颜色变化小、零件加热段不规则,需要局部加热以及加热时间较短等特点的无铅高频钎焊方法。高频感应加热钎焊是利用高频交流电来实现钎焊,其难点在于感应线圈的设计制作。要获得良好的钎焊接头,需考虑钎料的熔化及分布、熔化的同时性、分布的均匀性、钎料不同部位所得到的热量多少及相应的温度场分布等,这些都与感应线圈尺寸与工件的匹配程度有关。感应线圈内表面至工件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钎焊间隙,间隙越小,加热效率越高,但间隙过小,易使零件迅速氧化,零件与感应线圈之间易打火放电,将零件与感应线圈打坏或烧熔。
目前,感应焊接工艺中通常采用环形感应线圈加热,环形感应线圈在高频感应电流下产生环形热源,线圈的中心热流密度最小,从中心向外随着半径增大热流密度逐渐增大,当增加到最大时,热流密度维持一段距离后开始衰减,而在圆环的边缘反而出现一个相对较高的热流密度区,在径向出现一个三角形热流密度的小波峰,这样的感应线圈适合对圆柱形的工件进行焊接,而对于非圆柱形的待焊件,特别是筐形结构的待焊件,则由于感应线圈的尺寸与工件的匹配程度较低,轮廓的改变大于耦合距离,难以精确控制焊接间隙,导致焊接工件焊接均匀度差、外观质量低下。
因此,对于目前的焊接用感应线圈,仍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精确控制焊接间隙,且所得工件焊接均匀度高、外观质量好的焊接用感应线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焊接用感应线圈,包括由单匝线圈绕制而成的感应加热管及与该感应加热管相连通的连接导管,所述感应加热管具有起始端口及终止端口,两所述连接导管分别与所述的起始端口及终止端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自起始端口及终止端口向同一侧延伸形成有顶部打开的回形框架,该框架的上部向一侧弯折形成有至少一组相互平行的、能对待焊件进行加热的直管,每组直管包括尾部相互连接的两条直管。
所述每组直管的尾部分别向一侧弯折形成一U形弯管,以便于将待焊件从感应线圈的顶部放入平行的直管之间或自平行的直管之间取出。
为了使所得工件的焊接均匀度更高、外观质量更好,所述直管的长度大于工件待焊接部分的长度且小于工件的长度。
作为优选,两所述连接导管分别与所述感应加热管的起始端及终止端焊接连接,以确保感应加热管与连接导管之间连接牢固。
较好的,所述感应加热管及连接导管均为退火紫铜管。
作为优选,所述弯折处采用软滚工艺后弧形折弯以保证感应加热管内的水流畅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匝线圈绕制感应加热管,该感应加热管具有一顶部打开的回形框架,并在该框架的基础上弯折形成有相互平行的加热直管,该加热直管的长度和加热直管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待焊件的轮廓尺寸进行绕制,以精确控制焊接间隙,从而使待焊件的焊接部位受热均匀,得到焊接均匀度高、外观质量好的焊接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处于工作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焊接用感应线圈,如图1所示,包括由单匝线圈绕制而成的感应加热管1及与该感应加热管1相连通的连接导管2,感应加热管1具有起始端口11及终止端口12,两连接导管2分别与起始端口11及终止端口12相焊接,以确保感应加热管1与连接导管2之间连接牢固,使用时,两连接导管2分别通过导电夹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线圈自起始端口11及终止端口12向同一侧延伸形成有顶部打开的回形框架13,该框架13的上部向一侧弯折形成有至少一组相互平行的、能对待焊件进行加热的直管14(本实施例中具有两组直管),每组直管包括尾部相互连接的两条直管14,该加热直管14的长度L和加热直管14之间的距离W可以根据待焊件的轮廓尺寸进行绕制,以精确控制焊接间隙,从而使待焊件的焊接部位受热均匀,得到焊接均匀度高、外观质量好的焊接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未经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焊机推车
- 下一篇:一种连接片自动攻牙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