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胶粘贴力的测试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279.1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昶健;吴泽滔;方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胶粘 测试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胶粘贴力的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海绵胶是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粘结剂,一般以EVA泡棉为基材,在其一面或者两面涂以溶剂压敏胶,再覆以容易剥离的隔离纸制造而成。其具有粘结性强、耐老化性能好、优异的密封性和弹性等特点,广泛用于汽车装饰、防震、隔热、物品悬挂、电器制冷工程的绝缘保温以及铭牌、墙纸等的固定和粘结。在海绵胶的技术指标中,粘结性的好坏是直接的评判标准。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的设备来进行海绵胶粘贴力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胶的测试工装,填补了现有技术中关于此类工装的缺乏,可通过此工装可实现快速检测海绵胶粘结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胶粘贴力的测试工装,包括固定机构、粘接机构和测力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待测海绵胶;
所述粘接机构与待测海绵胶的带胶面紧密贴合;
所述测力机构用于将所述粘接机构和所述待测海绵胶分离并记录二者分离时的力的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待测海绵胶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粘接机构通过所述开孔与待测海绵胶的带胶面紧密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力机构为电子拉力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装配柱,所述第二夹板通过所述装配柱与所述电子拉力机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接机构包括粘接面板和手柄;
所述粘接面板包括第一板面和相对的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待测海绵胶的带胶面相粘接,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第二板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接面板的形状与所述开孔的形状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孔为方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为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绵胶粘贴力的测试工装,利用固定机构将待测海绵胶固定,然后将粘接机构与待测海绵胶的带胶面粘贴固定,通过测力机构可以测得粘接机构与海绵胶分离时的力,以此来表征海绵胶的粘结力的大小;该工装结构简单,测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绵胶粘贴力的测试工装的固定机构和粘接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海绵胶粘贴力的测试工装的固定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粘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粘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粘接机构的主视图;
图6为图3的粘接机构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胶粘贴力的测试工装,包括固定机构100、粘接机构200和测力机构(未示出);固定机构100用于固定待测海绵胶300;粘接机构200与待测海绵胶300的带胶面紧密贴合;测力机构用于将粘接机构200和待测海绵胶300分离并记录二者分离时的力的大小。
具体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固定机构100包括第一夹板110和第二夹板120,为了便于测试,第一夹板110和第二夹板120均为平板;待测海绵胶300固定于第一夹板110和第二夹板120之间,与第一夹板110和第二夹板120一起形成三明治结构,且第一夹板110和第二夹板120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夹板110上设置有开孔130,粘接机构200通过开孔130与待测海绵胶300的带胶面紧密贴合。较佳地,开孔130设置在第一夹板110的中间区域。
在进行海绵胶的粘贴力测试时,需要使用测力机构将海绵胶与粘贴机构分离,并显示分离时力的大小。测力机构可为一安装有测力计的拉杆,测力计安装在拉杆的中部,进行测试时,先将固定有待测海绵胶300的定位机构固定,并将拉杆的一端与粘接机构200相连接,通过拉动拉杆使待测海绵胶300和粘接机构200分离,测力计上显示的力即为待测海绵胶300的粘结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布机
- 下一篇:基于体感诱发电位信号的脊髓损伤状况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