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机驱动与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205.8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传;张卫;郑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7/00 | 分类号: | H02P7/00;H02H7/085;H02H7/08;G01R31/02;G01H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机 驱动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测控领域,涉及一种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电机驱动与保护电路,适用于对核电生产设备中进行松动件监测与校验的场合。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反应堆设备及其他生产设备中,常需监测生产设备中机械零部件的松动情况,以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目前,常用的方案是:在需要被监测的生产设备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并将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安装在其附近的电荷放大器,再将电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传输到控制室,同时,需定时对监测通道进行校验,为此,常在监测点附近安装用于模拟机械零部件脱落的试验撞击装置,该装置工作时是由电机-凸轮机构带动撞击部件,对生产设备进行周期性撞击,且撞击能量是预设的。现有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撞击用的电机是安装在核电站反应堆设备上,而电机控制器是安装控制室,两者相距很远,且电机所处环境恶劣,常因发生故障,特别是电机转轴卡死等导致过载时未能及时保护而损坏电机,或导致松动件监测系统难以正常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振动测试的直流电机驱动与保护电路。该电路采用集直流电机运行控制、短路保护、断路检测报警等功能电路于一体的电路处理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机运行控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断路检测电路。
直流电机运行控制电路包括负电源电容C5、正电源电容C6、限流电阻R1、基极电阻R2、输入电阻R3、偏置电阻R4、晶闸管VT1、光控MOS管U1、驱动三极管Q1、阻挡稳压管DW1、电感L1、电感二极管D1、电机二极管D2、电机M、电流传感器CS1、主电源电容C4,负电源电容C5的一端与电路负电源端VSS端连接,负电源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正电源电容C6的一端与电路正电源端VCC端连接,正电源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限流电阻R1的一端与电路正电源端VCC端连接,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控MOS管U1的正输入端+IN端连接,光控MOS管U1的负输入端-IN端与驱动三极管Q1的集电极c端连接,驱动三极管Q1的射极e端接地,驱动三极管Q1的基极b端与基极电阻R2的一端连接,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阻挡稳压管DW1的阳极连接,阻挡稳压管DW1的阴极与输入电阻R3的一端、偏置电阻R4的一端及晶闸管VT1的阳极连接,偏置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路负电源端VSS端连接,晶闸管VT1的阴极接地,输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机运行控制端UC端、前置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光控MOS管U1的正输出端+端与电感L1的一端、电感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电感二极管D1的阴极、主电源电容C4的正端及主电源正端+E端连接,主电源电容C4的另一端与主电源负端-E端连接,光控MOS管U1的负输出端-端经连线穿过电流传感器CS1的检测孔后与电机M的一端A1端、电机二极管D2的阴极及光耦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机M的另一端A2端与主电源负端-E端连接,电机二极管D2的阳极与主电源负端-E端连接,电流传感器CS1的正电源端+V端与电路正电源端VCC端连接,电流传感器CS1的负电源端-V端与电路负电源端VSS端连接,电流传感器CS1的地端GND端接地,电流传感器CS1的输出端OUT端与短路电阻R12的一端、断路电阻R13的一端连接;
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短路电阻R12、短路电容C1、限压电阻R11、左端电阻R9、右端电阻R10、过流稳压管DW2、短路比较器IC1、上拉电阻R8、驱动电阻R7、c极电阻R5、门极电阻R6、短路三极管Q2,短路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短路电容C1的一端、短路比较器IC1的负输入端-IN端连接,短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短路比较器IC1的正输入端+IN端与左端电阻R9的一端、右端电阻R10的一端连接,左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右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限压电阻R11的一端、过流稳压管DW2的阴极连接,限压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路正电源端VCC端连接,过流稳压管DW2的阳极接地,短路比较器IC1的正电源端+V端与电路正电源端VCC端连接,短路比较器IC1的负电源端-V端接地,短路比较器IC1的输出端OUT端与上拉电阻R8的一端、驱动电阻R7的一端及短路报警输出端US端连接,上拉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路正电源端VCC端连接,驱动电阻R7的另一端与短路三极管Q2的基极b端连接,短路三极管Q2的射极e端与电路正电源端VCC端连接,短路三极管Q2的集电极c端与c极电阻R5的一端连接,c极电阻R5的另一端与门极电阻R6的一端、晶闸管VT1的门极连接,晶闸管VT1的阴极接地,门极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摄像头模组
- 下一篇:电压力锅电压控制电路和电压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