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节点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358.0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5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余善恩;徐孟祥;何明轩;高发荣;刘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总线技术 智能 灯节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节点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能源日趋紧张,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国际油价更达到历史高位,造成能源供应形势愈加严峻。能源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样也引起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科技部、信息部《做好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央投资项目储备的工作方案》等指示精神,到2010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求降低20%左右,为此国家要求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
0.4kW*24h*365=3504度,按每度电0.8元计算,400W的灯每年消耗电费2803.2元,消耗1.15吨标准煤,释放3.85吨CO2 。
此外,采用总线技术,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了线束的使用,节约成本,降低了布线的难度。因此总线化控制将成为必然趋势。CAN总线是20世纪80年代初Bosch公司开发,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汽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总线标准。我国在CAN总线领域起步较晚,但市场潜力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节点电路。
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模块电路、电源模块电路、通信模块电路、继电器执行与检测模块电路;
电源模块电路为控制模块电路、通信模块电路、继电器执行与检测模块电路供电,通信模块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模块电路的输出端与继电器执行与检测模块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电源模块电路为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第一滤波电容C1的、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第六滤波电容C6、第七滤波电容C7和第八滤波电容C8;
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1脚)、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正极均与+24V外接电源相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电源输出管脚(3脚)同时与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正极、第六滤波电容C6的正极、第八滤波电容C8的正极相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接地端(2脚)同时与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负极、第六滤波电容C6的负极、第七滤波电容C7的负极和第八滤波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且均接地;
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型号为LM7805;
控制模块电路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九滤波电容C9、第十滤波电容C10、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四四脚排针J4、第四开关S4;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复位管脚(4脚)与第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第四四脚排针J4的一脚相连接,第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控制芯片的VCAP管脚(8脚)与第十滤波电容C1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9脚)同时与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一端、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四脚排针J4的四脚、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管脚(3脚)相连接,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芯片的第一I/O管脚(11脚)和第二I/O管脚(12脚)相连接;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第三I/O管脚(15脚)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一端、第四开关S4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四开关S4的另一端均接地;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SWIM数据接口管脚(18脚)与第四四脚排针J4的三脚相连接;
单片机控制芯片的其它管脚置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害生物防除剂
- 下一篇:西瓜增产与提高糖分调理剂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