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淬火压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0214.5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8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中洲钢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73 | 分类号: | C21D1/673;C21D9/5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 压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板,更具体说,它涉及一种水淬火压板。
背景技术
钢带的淬火现有技术使用的是冷却油,冷却油的成本高,并且污染严重,钢带经过冷却油淬火后会带有油渍并且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钢带淬火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成本低,无污染,淬火效果稳定的水淬火压板。
这种水淬火压板,包括机架,转轮、钢带、转轮控制扳手、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所述机架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的上端面通过液压支撑柱和机架的上部活动连接;所述上压板内部为空腔,一侧设有上进水管,另一侧设有上出水管;所述下压板内部为空腔,一侧设有下进水管,另一侧设有下出水管。
作为优选:在所述机架的前部设有引导限位钢带的转轮,所述转轮通过转轮控制扳手调整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上出水管、下出水管、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均为前后分布的两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内部为空腔且相互配合的上压板和下压板,可以有效的对淬火钢带进行冷却,液压支柱可以提供所需要的压紧力。转轮以及转轮控制扳手可以控制钢带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中的位置,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液压支撑柱2、上压板3、上出水管4、下出水管5、下压板6、转轮7、钢带8、转轮控制扳手9、上进水管10、下进水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这种水淬火压板,包括机架1,转轮7、钢带8、转轮控制扳手9、上进水管10和下进水管11;所述机架1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上压板3和下压板6,所述上压板3的上端面通过液压支撑柱2和机架1的上部活动连接;所述上压板3内部为空腔,一侧设有上进水管10,另一侧设有上出水管4;所述下压板6内部为空腔,一侧设有下进水管11,另一侧设有下出水管5。在所述机架1的前部设有引导限位钢带8的转轮7,所述转轮7通过转轮控制扳手9调整位置。所述上出水管4、下出水管5、上进水管10和下进水管11均为前后分布的两根。
使用时,冷却水通过上进水管10和下进水管11分别进入上压板3和下压板6的内腔中,钢带8从上压板3和下压板6的夹紧中穿过,钢带8的热量被上压板3和下压板6内腔中的冷却水吸收,冷却水吸收热量后再通过上出水管4和下出水管5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中洲钢带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中洲钢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镀膜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转炉静电除尘器输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