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患者下肢抬升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50007.X | 申请日: | 2014-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虹;王燕;霍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下肢 抬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患者下肢抬升架。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搭桥手术使用到的血管通常是从患者的下肢上取下的,而在做取血管手术前,对手术视野皮肤消毒是首先必做的操作,而为了对整个下肢消毒,需要把患者下肢抬升到一定的高度。目前采取抬高的方法均是依靠人力托起,具体操作是由多名手术人员共同完成,由于消毒的范围通常较大,因此抬升肢体的手术人员要坚持较长的时间,并且由于患者下肢的胖瘦、人员的交接等因素,使得下肢消毒费时费力和暴露不充分,影响消毒、铺巾等操作,同时也有污染手术区概率的发生,进而难以做到无菌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患者下肢抬升架,能够轻易的抬起患者的下肢以及调整下肢的抬升高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患者下肢抬升架,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柱、连接在两立柱顶端之间的横梁以及设置在横梁下侧壁上的两套牵引机构,两套牵引机构分别位于横梁下侧壁上的左右两侧,牵引机构包括定滑轮A、定滑轮B、动滑轮、绳索和手摇器,定滑轮A和定滑轮B间隔固设在横梁的下侧壁上,动滑轮位于定滑轮B的正下方,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和定滑轮B后再依次绕经动滑轮和定滑轮A后接入立柱侧壁上设置的手摇器内,所述动滑轮上设有皮带扣环。
进一步地,所述两立柱均是由套装在一起的内、外杆组成的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两立柱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带锁的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两立柱之间设有加固杆。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摇器和滑轮的组合来用于抬升患者下肢,省时省力,操作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手摇器能够随意控制患者下肢的抬升高度,极大地方便了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手摇器;3-定滑轮A;4-定滑轮B;5-动滑轮;6-横梁;7-皮带扣环;8-加固杆;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患者下肢抬升架,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立柱1、连接在两立柱1顶端之间的横梁6以及设置在横梁6下侧壁上的两套牵引机构,两套牵引机构分别位于横梁6下侧壁上的左右两侧,牵引机构包括定滑轮A 3、定滑轮B 4、动滑轮5、绳索和手摇器2,定滑轮A 3和定滑轮B 4间隔固设在横梁6的下侧壁上,动滑轮5位于定滑轮B 4的正下方,绳索的一端固定在横梁6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动滑轮5和定滑轮B 4后再依次绕经动滑轮5和定滑轮A 3后接入立柱1侧壁上设置的手摇器2内,所述动滑轮上设有皮带扣环7。所述两立柱1之间设有加固杆8。
所述两立柱1均是由套装在一起的内、外杆组成的伸缩杆,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能够自由调节两立柱的高度,便于手术操作。
所述两立柱1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底板9,底板上设有带锁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用两皮带扣环分别扣住患者下肢,然后通过手摇器利用滑轮将患者下肢抬起,即可进行消毒、取血管等手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0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