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汽车发动机及相应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9991.8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0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刘卓;黄初华;邵发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缸盖 相应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汽车发动机及相应的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缸盖属于配气机构,其主要是用来封闭发动机气缸上部,并构成燃烧室, 同时它还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发动机机油渗漏,以使发动机润滑正常。通常,在气缸盖油室的一侧布置有回油道,其作用是让气缸盖油室的机油流回曲轴箱内,在发动机运行时既保证气缸盖油室内有一定量的机油,也防止气缸盖油室内的机油油面太高;在气缸盖油室的另一侧布置有通气道,其作用是让将曲轴箱内的窜气引入气缸盖油室,然后将窜气再次吸入燃烧室进行再燃烧。
其中,发动机气缸盖的润滑是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的正常返回到油底壳是实现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前提。在现有的气缸盖的设计中,一般会在气缸盖外侧与气缸盖螺栓之间布置一个单独的润滑油回油通道。但是,发动机设计的趋势是朝着紧凑、体积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故现有这种润滑油回油孔的设计会占据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汽车发动机及相应的汽车,可以将气缸盖螺栓孔与润滑油回油孔集成设计,从而减小发动机气缸盖所需要的空间,从而减小气缸盖尺寸,降低发动机总体尺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和缸盖油室,在所述气缸盖本体一侧设置有缸盖螺栓孔、回油孔和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下端与曲轴箱连通;所述回油通道通过所述回油孔与所述缸盖油室连通,其中,所述回油孔与所述缸盖螺栓孔两者在垂直于所述缸盖螺栓孔的中心线的平面上的投影至少部份重叠。
优选地,所述回油通道设置在所述缸盖螺栓孔一侧,所述缸盖螺栓孔贯穿所述气缸盖本体,所述回油孔的下端贯穿所述缸盖螺栓孔的中部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回油通道设置在所述缸盖螺栓孔下端,所述缸盖螺栓孔不贯穿所述气缸盖本体,所述回油孔的下端位于所述缸盖螺栓孔的下端并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缸盖本体另一侧进一步设置有缸盖螺栓孔和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下端与所述曲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回油孔的位置低于所述缸盖油室的底部。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所述汽车发动机采用前述的汽车发动机气缸盖。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前述的汽车发动机。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将气缸盖螺栓孔与润滑油的回油孔进行集成设计,即将回油孔设置在缸盖螺栓孔的下侧,这样可以减小发动机气缸盖所需要的空间,进而可以减小气缸盖尺寸,从而降低发动机总体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9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自行车车筐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防水防晒座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