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全程水解分离打捞分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9892.X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鹤;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鹤;王楠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3B5/3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莫琪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全程 水解 分离 打捞 分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全程水解分离打捞分类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填埋、焚烧、堆肥。由于我国生活垃圾成分复杂,运输收集来的垃圾是散发浓烈恶臭、酸腐刺鼻,污水淋滴,不卫生的。不论是机械分类还是辅助性的人工分类都受到这一问题的制约,使分类进行得不彻底。在处理前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就造成了处理垃圾时产生水体、大气、土壤等一系列二次污染问题。比如,生活垃圾中的含量最大的有机腐殖质成分直接造成处理场的恶臭散发,蚊虫滋生等,等令周边居民不堪忍受;垃圾中占比成分次之的塑料类物质,如果收集后直接填埋则几十年不可降解,造成土壤及水源污染,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直接焚烧则会因“氯”的存在而产生大量二噁英这样的毒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不在处理方法上,而在于处理之前没有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全程水解分离打捞分类设备,利用涡流水池中的水的作用,将生活垃圾在水体中进行分类,使生活垃圾在涡流水池中被分离成漂浮物、悬浮物和沉淀物,然后分别进行收集、脱水和存储,以备处理;力求通过本方法使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活垃圾全程水解分离打捞分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涡流水池、注水设备、打捞设备和链式扒渣机, 涡流水池上部为圆柱形,其上口为敞开式,涡流水池主体的三分之一设在地下,地上部分包括上口,涡流水池的上口的边沿上间隔设有若干溢水口,溢水口的开口方向和上口圆周切线方向一致,涡流水池由上至下计算,从四分之三处开始至池底部的内径逐步收缩为圆锥形,池底部有一条水平的矩形槽与圆锥顶相贯;矩形槽的两端与安装链式扒渣机的设备通道衔接,在涡流水池上沿圆周上开设若干高压注水口;
注水设备包括高压水泵、水管构件,高压水泵通过水管构件与高压注水口相连接;利用注水设备不间断的向涡流水池注水,高压注水口的角度与涡流水池圆周的切线方向一致,利用水压差的形成涡流;
打捞设备包括架设在涡流水池上方的滑轨支架,滑轨支架由两个立柱和横梁构成,横梁上装配有两组横移组件;所述横移组件包括电机架、电机、车轮、滑轨和控制电路盒;
其中一组横移组件连接具有升降机构的打捞钩;另一组横移组件连接具有升降机构的打捞网;打捞钩和打捞网的上端部件连接在电机架上,电机驱动车轮在滑轨中移动;
通过控制打捞钩的升降机构,打捞钩可降入涡流水池内操作;
通过控制打捞网的升降机构,打捞网可降入涡流水池内操作。
链式扒渣机安装在涡流水池的池底部,置于矩形槽之上并沿设备通道延伸至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第一, 本方法使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首先,全程采取物理处理的方法不产生任何化学反应,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如避免产生由直接焚烧垃圾所带来的二噁英毒害气体。生活垃圾中大部分成分分类后都可作为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使垃圾减量化。
第二, 本方法将垃圾中的可资源化利用成分分类后得到有效利用。比如塑料类,经过反复清洗后的塑料利用效率与脏垃圾状态的塑料相比利用价值大大增加。
第三, 有效解除垃圾恶臭的产生。垃圾直接进入水体中进行分类处理、清洗,可有效去除垃圾本体所携带的臭气。有利于辅助性的人工分选。
第四, 污水处理厂现有的成熟处理技术能够将生活垃圾中所携带的脏水处理成中水,继续作为循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系统为闭路循环利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涡流水池主视图;
图2、涡流水池俯视图;
图3、图1的A-A向视图;
图4、涡流水池透视图;
图5、涡流水池轴测剖视图;
图6、打捞设备轴测图一;
图7、打捞钩轴测图;
图8、打捞设备轴测图二;
图9、打捞网爆炸图A
图10、打捞网爆炸图B;
图11、打捞网爆炸图C;
图12、横移组件轴测图;
图13、横移组件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鹤;王楠,未经徐鹤;王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9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