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剥料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49575.8 | 申请日: | 2014-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道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朱以智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料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设备领域,具体是指用于自动贴膜机上将传送带上膜片剥掉的剥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电子产品,如手机、显示器,为避免屏幕被刮伤,同时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一般都于手机或显示器的屏幕上贴有保护膜片。以前,对于贴膜片的操作,多数采用人工操作,这样,不仅工作效率慢,而且贴膜的精确度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自动贴膜机。这些自动贴膜机,包括有剥料机构、取料机构及贴膜机构等,各机构通过电气控制协调来完成剥料、取料、贴膜等一系列动作。所述的剥料机构、取料机构及贴膜机构之间虽然相互独立但是也相互关联,任一环节都会影响整个设备的效率。其中,剥料机构的工作是将粘在料带上的膜片“剥下来”即分离开,具体地,是通过剥料机构上的驱动装置将料带牵引至取料机构下方的剥料板上,再通过取料机构的吸头将膜片取走。现有的剥料台仅为一剥料板,其作用仅为支撑料带,当膜片由料带上剥离后粘接在剥料板上,吸头在吸取膜片时,不易将膜片吸起,经常出现吸不起,或膜片掉落的现象,取料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将传送带上的膜片剥掉且膜片易被吸取的剥料板,其结构简单,提高了贴膜机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剥料台,包括底板、至少二根支撑柱,支撑气缸,支撑板,调节板,剥料板,左、右调节块;所述支撑柱设于底板的上方,支撑气缸与底板相连接并位于底板上方;支撑板位于支撑气缸上方并与其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可升降;调节板与支撑柱的顶端相连接,剥料板与调节板的上表面相连接;左、右调节块平行设于剥料板的上表面上且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滑槽,且滑槽的宽度可调节;所述支撑板位于滑槽端部的前方。
所述底板上还进一步设有垫板,所述支撑柱均垂直设于该垫板上。
所述支撑柱为四根,分布于垫板的四个转角位置处。
所述滑槽与支撑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板中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传送料带沿滑槽移动到达滑槽与支撑板间隙处时,传送料带上的膜片滑至支撑板上,而剥掉膜片的传送料带由间隙处反向折返,由于支撑板内部中空,膜片置于其上时,膜片的中部处于悬空状态,膜片不会粘接在支撑板上,从而可利用吸头将膜片轻松吸起,大大提高了吸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方向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剥料台,包括底板1、四根支撑柱2,支撑气缸3,支撑板4,调节板5,剥料板6,左、右调节块7、8;所述底板上还进一步设有垫板9,所述四根支撑柱2均垂直设于该垫板9上,分布于垫板的四个转角位置处。
支撑气缸3与底板1相连接并位于底板1上方;支撑板4位于支撑气缸3上方并与其相连接,所述支撑板4可升降;调节板5与支撑柱2的顶端相连接,剥料板6与调节板5的上表面相连接;左、右调节块7、8平行设于剥料板6的上表面上且二者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滑槽10,且滑槽10的宽度可调节;所述支撑板4(即为放置台?)位于滑槽10端部的前方。
所述滑槽10与支撑板4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板4中空,即设有避空槽。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创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95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