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喉罩联合食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811.2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莉;聂伟;吴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食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门上通气的安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封闭食管、防止气体进入胃内或者胃内容物进入气道的一种喉罩联合食管导管。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目前的喉罩无法有效的隔离气道和食道,因此存在返流误吸高风险是使用喉罩的禁忌症,极大地限制了喉罩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喉罩在急诊气道中的优势。目前喉罩使用过程中,当胃内压增加时,胃内容物可以反流到气道引起误吸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同时,当气道压增加时,气体可以通过喉罩末端进入胃内,增加了胃内压,也增加了反流误吸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充分隔离气道和食道、有效防止喉罩通气中的返流误吸风险、扩大喉罩的临床应用范围、充分发挥急诊患者气道管理优势的一种喉罩联合食管导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喉罩联合食管导管,包括喉罩本体下端的通气罩,其通气罩套接在食管导管上,在食管导管下端外表面上包裹着套囊,在套囊内连接着套囊充气管的一端,套囊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着套囊充气指示球和充气阀。使用时可将食管导管在通气罩内上下滑动,使食管导管下端附着的套囊部分超出喉罩通气罩的末端,将一定量的气体经充气阀和套囊充气管到达套囊,套囊在食管导管外表面上膨胀,达到封闭食道、充分隔离食道和气道的作用,从而防止通气过程中气体进入胃内增加胃内压,或者胃内容反流至气管内。可以根据套囊充气指示球的粗略判定套囊压力。
所述的一种喉罩联合食管导管,其套囊充气后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圆形或者锥形中的任何一种形状。
所述的一种喉罩联合食管导管,其食管导管可以是实心或空心的任何一种。空心的食管导管不仅可以用于隔离气道和食道,也可以经导管放入胃管后行负压吸引,充分吸引胃内容物,减低胃内压,降低返流误吸的风险。实心的食管导管则主要用于封闭食道,充分隔离气道和食道,但是不能抽吸胃内容物。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喉罩本体的基础上,附加了带套囊的食管导管装置,其优点有:(1)可以通过食管导管远端的气囊充气到达封闭食道的作用,与此同时,可经食管导管插入胃管,行负压吸引,充分吸引胃内容物,降低返流误吸的风险,从而减低了围手术期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了医疗质量;(2)使目前的喉罩可以用于急诊饱胃患者的气道建立,尤其是困难气道的饱胃患者,喉罩联合食道导管即可以快速准确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患者氧供的同时又不增加返流误吸的风险,扩大了声门上通气装置的临床应用范围,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型安全的医疗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食管导管主视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主视图。
图中表示:1-通气罩,2-食管导管,3-套囊,4-套囊充气指示球和充气阀,5-套囊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喉罩本体下端的通气罩1,其通气罩1套接在食管导管2上,在食管导管2下端外表面上包裹着套囊3,在套囊3内连接着套囊充气管5的一端,套囊充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着套囊充气指示球和充气阀4。使用时可将食管导管2在通气罩1内上下滑动,使食管导管2下端附着的套囊3部分超出喉罩通气罩1的末端,将一定量的气体经套囊充气指示球和充气阀4和套囊充气管5到达套囊3,套囊3在食管导管2外表面上膨胀,套囊3充气后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圆形或者锥形中的任何一种形状,达到封闭食道、充分隔离食道和气道的作用,从而防止通气过程中气体进入胃内增加胃内压,或者胃内容反流至气管内。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食管导管2可以是实心或空心的任何一种。空心的食管导管不仅可以用于隔离气道和食道,也可以经导管放入胃管后行负压吸引,充分吸引胃内容物,减低胃内压,降低返流误吸的风险。实心的食管导管则主要用于封闭食道,充分隔离气道和食道,但是不能抽吸胃内容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