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设备的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678.0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7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勇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料 燃烧 设备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设备,尤其是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设备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替代传统能源如石化柴油、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首选天然可再生高清洁能源,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生物质燃料可分为生物质固体燃料与生物质液体燃料两大类。
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原料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如林业作伐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皮和木屑等;或者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或者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例如果壳和果核等;以及农业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高粱秸、麦秸、豆秸、棉秸等,还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的稻壳等。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原料如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废水等。将上述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原料经过压制制成高密度固态状(颗粒型)的生物质固体燃料,或将上述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原料经过处理制成无色无味透明液态状的生物质液体燃料。
生物质固体燃料与液体燃料均具有易燃烧高热值、燃烧时无黑烟、无烟尘、燃烧充分的特点,属环保、节能、安全的能源。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2072482B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能源燃烧器》,其通过进料机构将燃料送入燃烧室,燃烧室设有进料口和岀炭口,岀炭口设置岀炭绞龙,进料机构包括加料斗,物料从加料斗进入并通过进料绞龙将燃料输送至燃烧室的进料口。上述结构中的进料绞龙位于进料管道之中,进料管道的一端与燃烧室的进料口连接,进料管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与加料斗连通的开口,加料斗位于进料管道的上方;由于进料管道的设置使得整个进料机构的体积大,占用的安装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配合紧凑的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设备的进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设备的进料机构,包括加料斗和进料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斗包括加料进口和与燃烧设备的燃烧室连接的加料出口,所述进料绞龙位于所述加料斗中且位于加料进口和加料出口之间,进料绞龙上设有输送燃料至加料出口处的加料通道。
上述结构中,进料绞龙位于加料斗中,将从加料进口进入的燃料直接通过进料绞龙输送至加料出口,而加料出口与燃烧设备的燃烧室直接连接,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进料管道的设置,简化了结构,缩小了体积,节省了安装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绞龙包括杆状本体,所述本体外壁设有间隔分布的至少3条螺旋侧板,螺旋侧板与螺旋侧板之间等距设置且螺旋侧板与螺旋侧板之间的螺旋槽构成所述加料通道。
上述结构中,该进料绞龙的螺旋侧板为多线螺旋线结构设置,加快加料斗中燃料的输送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绞龙的螺旋侧板的螺距等距设置。
上述结构中,螺旋侧板的螺距等距设置可以对燃料有良好的引导输送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绞龙的螺旋侧板的螺距随加料进口到加料出口的方向逐渐缩小。
上述结构中,该进料绞龙的螺旋侧板的螺距逐渐缩小的结构设置,可以避免燃烧室内的火焰产生回火,而引燃加料斗中的燃料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加料斗设有加料出口的一端设有隔板,隔板上开设有与加料通道截面形状适配的出料口。
上述结构中,出料口设置成与加料通道截面形状配合,只有当进料绞龙的加料通道转到与出料口形状对齐的位置,燃料才会从出料口落入燃烧室,进料量可以通过进料绞龙的转速严格控制,而且该燃料在加料斗里先经过进料绞龙的压缩输送后会变得更加均匀一致。而该隔板上还能铰接可以遮盖出料口的盖板,通过盖板的设置可以实现打开或关闭出料口,便于控制进料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料绞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料绞龙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勇,未经林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蒸汽锅炉配风箱
- 下一篇:肝胆外科用手术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