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位置调节机构以及可调式开启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395.6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6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梅阳春;窦海燕;丁年红;胡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8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置 调节 机构 以及 调式 开启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启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开启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尾门采用拉线连接把手与副锁来实现尾门相对车身的闭合与开启,现有的把手包括驱动轴、固定支架、手柄,驱动轴与固定支架枢转连接,手柄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驱动轴上设有拉线连接点,固定支架上设有拉线卡接点。副锁个数为两个时,拉线连接点、拉线卡接点的个数均为两个,拉线卡接点的位置不可调,两个锁体的拉线行程无法调节,影响副锁的开启以及两个副锁的工作一致性。
很多安装支架也存在安装位置不可调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位置可调的安装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位置调节机构,其具有较好的可调节性,能用于静态时安装位置的调整。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位置调节机构,其包括基座、调节曲柄、调节支架、控制调节支架在基座上的固定与松开的锁紧机构,所述调节支架与基座铰接,所述调节支架上设有导槽,所述调节曲柄具有铰接部以及导向件,铰接部与导向件偏心设置,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导槽配合;调节支架松开时,旋转所述调节曲柄,所述导向件沿所述导槽运动并推动所述调节支架转动。
可选择的,所述导槽为直槽,所述导槽沿导向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调节支架的旋转轴正交。
可选择的,所述调节曲柄还包括调节盘,铰接部、导向件分别固定在调节盘的两端,铰接部、导向件均为圆柱状。
可选择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螺栓,所述调节支架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且三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支架具有供螺栓穿过的弧形安装孔,所述弧形安装孔的曲率中心为调节支架的旋转轴。
可选择的,所述调节支架、所述基座的相对侧均具有啮合齿。
一种可调式开启把手,其包括所述的位置调节机构,以及驱动支架,所述驱动支架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驱动支架上设有两个拉线连接点,所述调节支架上设有一拉线卡接点,所述基座上设有一拉线卡接点。
可选择的,所述驱动支架的旋转轴与所述调节支架的旋转轴同轴设置。
可选择的,所述基座具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支架具有第二通孔,所述驱动支架具有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通孔配合且可在第一通孔内转动,第二转轴与第二通孔配合且可在第二通孔内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即为所述驱动支架的旋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即为所述调节支架的旋转轴。
可选择的,所述可调式开启把手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驱动支架的旋转轴固定连接。
可选择的,所述可调式开启把手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驱动支架与所述基座,所述驱动支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实现旋转回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位置调节机构为曲柄滑块的变形机构,调节曲柄通过铰接部与基座铰接,通过导向件与调节支架的导槽移动连接,调节支架也与基座铰接。锁紧机构被旋松时,可实现位置调节: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将调节曲柄的转动运动转化为调节支架的转动,实现了调节支架的位置调节,具有较好的可调节性,能用于静态时安装位置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基座未示出);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位置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基座未示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调节曲柄未示出);
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式开启把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式开启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拉线卡接点,12-第一通孔,2-调节曲柄,21-铰接部,22-导向件,23-调节盘,3-调节支架,31-导槽,311-导向方向的中心线,32-调节支架的旋转轴,33-弧形安装孔,34-啮合齿,35-拉线卡接点,36-第二通孔,4-锁紧机构,41-固定支架,42-螺栓,5-驱动支架,51-拉线连接点,52-第一转轴,53-第二转轴,6-手柄,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坐便器辅助坐便圈
- 下一篇:卫生免清洗可计量尿量的小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