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式模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024.8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曾盛明;孟卫校;郭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4/02 | 分类号: | B21D24/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式模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缸式模垫。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冲床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客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多工位冲床的需求越来越多,由此出现的单台冲床配置多个模垫的情况,但是由于安装空间有限,而模垫的推顶能力却要求较高,而传统的模垫对空间的需求较大,因此,我们需设计出模垫面积较小,模垫能力较大的模垫装置来满足多工位压力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用较小空间即可又较强推顶能力的气缸式模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气缸式模垫,它包括模垫顶板、气缸、模垫支座以及模垫缓冲装置,模垫顶板安装在气缸顶部,气缸安装在模垫支座上并经通气孔与外界的气源连接,模垫缓冲装置与气缸连接并安装在模垫支座上,所述的气缸有多个,多个气缸共轴叠加布置,气缸之间设有连通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原有结构中对平面结构的要求很大,若不增加气缸的面积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而采用共轴叠加的结构则不需要更多的平面空间,可以大幅降低对平面空间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增加模垫的支撑力,降低单个气缸的承压力,简介提高气缸的寿命。为此,增加了一些辅助结构如:
所述的连通结构包括连通管,各气缸经连通管连通。
它还包括通气块,通气块设有通气孔,通气块位于最下方的气缸内,通气块安装在气缸轴上且位于气缸中活塞的下方,连通管套在气缸轴上,连通管的下端经通气块与气缸连通,其余气缸经设置在连通管的气孔相互连通。
所述的通气块设有安装孔,通气块的一端面沿安装孔周向均匀设有多个用作通气孔的通气槽,通气孔经安装孔与气缸轴紧配合且通气槽朝上并与连通管对接连通。
所述的气缸有两个,两个气缸设有一根共用气缸轴,气缸轴的上端与模垫顶板连接,下端穿过模垫支座与模垫缓冲装置连接。
所述的通气孔位于模垫支座内并与下方的气缸连通。
所述的模垫缓冲装置包括缸体以及缓冲活塞,缓冲活塞与气缸轴连接,所述的缸体设有设有回油路以及调压结构,模垫支座设有集油槽,集油槽经回油路与缸体连通。
优化结构后,气体能够顺利地在两个气缸中分布,是两个气缸中的气压保持一致,连通结构可以很好的实现通气作用,共轴结构有利于气缸之间的同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式模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式模垫的起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式模垫的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式模垫中通气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气缸式模垫,它包括模垫顶板1、气缸2、模垫支座3以及模垫缓冲装置4,模垫顶板1安装在气缸2顶部,气缸2安装在模垫支座3上并经通气孔与外界的气源连接,模垫缓冲装置4与气缸2连接并安装在模垫支座3上。这些部件采用的分体结构,其中,气缸2用螺栓固定在模垫支座3上,模垫缓冲装置4也用螺栓与模垫支座3连接固定,模垫顶板1则与气缸1的气缸轴12连接,原先的整体结构对制造精度要求极高,很容易产生缺陷且有无法修复,造成大量的浪费,而采用分体结构可以降低对制造精度的要求,而且便于维修和更换部件,利于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的气缸2有多个,多个气缸2共轴叠加布置,气缸2之间设有连通结构。而这些叠加的气缸2设有一根共用气缸轴12,气缸轴12的上端与模垫顶板1连接,下端穿过模垫支座3与模垫缓冲装置4连接。多个气缸叠加的方式可以大幅降低对平面空间的需求,加大单位面积的推顶力,在有限的平面空间内提供较大推顶力。
在实际制造时,这种叠加结构成对出现,如图所示,两队的气缸叠加结构组装在一起(4个气缸),既可以产生较强的推顶力,也可以加强叠加结构的强度。实际的应用价值更好。
下面就以两个气缸为例做具体介绍。
所述的连通结构包括连通管6,各气缸2经连通管6连通。该结构解决了两个气缸叠加之后的气流问题,两个气缸叠加后气体能够顺利并同时充满两个气缸,使两个气缸内气压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凝露开关柜
- 下一篇:旋转动力省力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