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下轴后套柱塞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6900.5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管建平;何关平;洪志敏;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71/00 | 分类号: | D05B71/00;F16N13/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林春元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下轴后套 柱塞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缝纫机下轴后套柱塞泵机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现在已经具备了4000r/m到5000r/m的转速,在高速运行中各零部件、关节上会因摩擦而磨损及发热。故在缝纫机内部需要提供润滑,以防止因高温及磨损造成机构和零件的破坏。
目前的平缝机上使用外装油泵和外部油盘泵油,对挑线机构、上下轴各套、连接上下轴的数轴及伞齿轮机构、送料机构、旋梭机构进行供油。整个机器的底部是半开放的结构。工作过程中和移动时容易造成油液溢出,污染工件及环境。
目前还有一种平缝机上下轴之间采用同步带传动,内部各传动机构多采用滚动轴承代替轴套免于用油润滑。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不用使用大量的润滑油,但机构采用滚动轴承等零部件提高了机器的制造成本,影响这种结构平缝机的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下轴、下轴后套形成柱塞泵,结构紧凑的缝纫机下轴后套柱塞泵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缝纫机下轴后套柱塞泵机构,包括有下轴、下轴后套,所述的下轴的偏心段设置在下轴后套内,在下轴后套内径向设置有进油孔、出油孔及柱塞孔,在柱塞孔内设置有柱塞,柱塞外端设置有弹性堵头,下轴高速转动,偏心段作用于柱塞使其往复运动形成下轴后套柱塞泵,所述的进油孔上设置有机头下颚回油管,机头下颚回油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机头下颚内吸油。
上述的弹性堵头包括有固设在底板上的挡板,一端设置在柱塞上、另一端顶紧在挡板上的复位弹簧。
上述的下轴后套内设置有扩孔,扩孔与下轴之间形成有存油室,出油孔设置在扩孔处向外喷油至油盒内。
上述的出油孔设置有两个,周向均布设置。
上述的下轴上位于下轴后套内设置有螺旋方向与下轴转动方向相反的螺旋槽,螺旋槽位于出油孔的后侧,防止油从下轴后套与下轴之间向外泄漏。
上述的进油孔上设置有吸油嘴,吸油嘴与机头下颚回油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用于吸回为头部针杆挑线机构提供润滑而流到机壳下颚腔内的残余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积累过多造成外溢污染缝料的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轴、下轴后套形成一个柱塞泵,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缝纫机下轴后套柱塞泵机构,包括有下轴1、下轴后套2,所述的下轴1的偏心段设置在下轴后套2内,在下轴后套2内径向设置有进油孔3、出油孔4及柱塞孔5,在柱塞孔5内设置有柱塞6,柱塞6外端设置有弹性堵头,下轴1高速转动,偏心段作用于柱塞6使其往复运动形成下轴后套柱塞泵,所述的进油孔3上设置有机头下颚回油管7,机头下颚回油管7的另一端设置在机头下颚内吸油。
上述的弹性堵头包括有固设在底板8上的挡板9,一端设置在柱塞6上、另一端顶紧在挡板9上的复位弹簧10。
上述的下轴后套2内设置有扩孔,扩孔与下轴1之间形成有存油室,出油孔4设置在扩孔处向外喷油至油盒10内。油盒10包括有盒体及盒盖,在盒盖上设置有联通盒体内腔的回油孔,出油孔4喷出的油从盒盖上的回油孔进入油盒10内。
上述的出油孔4设置有两个,周向均布设置。
上述的下轴1上位于下轴后套2内设置有螺旋方向与下轴转动方向相反的螺旋槽,螺旋槽位于出油孔4的后侧,防止油从下轴后套2与下轴1之间向外泄漏。
上述的进油孔3上设置有吸油嘴11,吸油嘴11与机头下颚回油管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下轴1转动带动柱塞往复运动,将机头下颚内的油通过机头下颚回油管7泵入柱塞泵内,并通过出油孔4向外喷,回油至油盒10内。
本实用新型用于吸回为头部针杆挑线机构提供润滑而流到机壳下颚腔内的残余的润滑油,防止润滑油积累过多造成外溢污染缝料的隐患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6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