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电路板基板环保处理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6681.0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平;叶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朝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环保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废电器产品的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废电路板(PCB)基板环保处理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废电路板,如果处置不当,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电路板中富含金属(主要是铜)和非金属(主要是树脂纤维),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目前国内对废旧电路板的处理多数采用的是对环境有害的传统方法,包括:直接掩埋、焚烧法、酸洗法、溶蚀法、裂解法及水分选法等,而采用物理方法,避免二次污染的回收处理方式对废旧电路板进行回收处理已成为电子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用物理方法处理废旧电路板的过程中,目前主要采用手工或简易设备操作,存在环保性差、分选效果不理想、回收率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三级破碎、三级分选、综合回收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性好的废电路板基板环保处理线。废电路板(PCB)基板环保处理线主要用于回收处理废弃电子线路板中金属和非金属资源,可以实现废弃电子线路板中的金属和非金属资源的再利用,并达到生产过程中“三废”的近似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废电路板基板环保处理线,包括振动给料机、皮带输送机Ⅰ、单轴撕碎机、皮带输送机Ⅱ、粗破碎机、皮带输送机Ⅲ、料仓、细破碎机、振动分选机、粉体分级机、旋风分离器Ⅰ,所述振动给料机、皮带输送机Ⅰ、单轴撕碎机、皮带输送机Ⅱ、粗破碎机、皮带输送机Ⅲ、料仓依次相连,所述料仓通过螺旋分料机与细破碎机相连,所述细破碎机通过高压送料风机与粉体分级机相连,所述粉体分级机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旋风分离器Ⅰ,所述旋风分离器Ⅰ的下部通过螺旋输送机Ⅳ与细非金属粉容器相连;所述粉体分级机的下端与振动分选机相连,所述振动分选机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经螺旋输送机Ⅱ与金属粉容器相连,另一个出口通过螺旋输送机Ⅰ返回到细破碎机。
进一步的,所述粗破碎机、料仓和振动分选机的顶部均设有除尘管路,所述除尘管路与旋风分离器Ⅱ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Ⅱ的下端通过螺旋输送机Ⅲ和提升机与静电分选系统相连,所述静电分选系统有两个出口,分别与金属粉容器、粗非金属粉容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旋风分离器Ⅰ和旋风分离器Ⅱ的上端与脉冲除尘器相连,所述脉冲除尘器经过风机与活性炭吸附系统相连,脉冲除尘器的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Ⅴ,所述螺旋输送机Ⅴ与粉尘容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废电路板基板环保处理线全部或部分安装在降噪与除尘围房中,所述金属粉容器、细非金属粉容器和粉尘容器集中安装在单独的物料收集围房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三级破碎:一级-单轴撕碎机;二级-粗破碎机;三级-细破碎机。废电路板基板金属和非金属物料解离度高,达到98%以上,现有技术仅达到90%。(2)采用三级分选:风力分选、静电分选和气流振动分选。金属综合回收率>98%(视金属含量而定,金属相应纯度与此关联)。(3)环保:采用三级除尘系统(旋风除尘器、脉冲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系统),破碎分选、物料收集设有围房,可除尘降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振动给料机 2-皮带输送机Ⅰ 3-单轴撕碎机 4-皮带输送机Ⅱ 5-粗破碎机 6-皮带输送机Ⅲ 7-料仓 8-螺旋分料机 9-细破碎机 10-高压送料风机 11-螺旋输送机Ⅰ 12-振动分选机 13-粉体分级机 14-螺旋输送机Ⅱ 15-金属粉容器 16-螺旋输送机Ⅳ 17-细非金属粉容器 18-螺旋输送机Ⅴ 19-粉尘容器 20-物料收集围房 21-脉冲除尘器 22-风机 23-降噪与除尘围房 24-活性炭吸附系统 25-旋风分离器Ⅰ 26-旋风分离器Ⅱ 27-除尘管路 28-螺旋输送机Ⅲ 29-提升机 30-静电分选系统 31-粗非金属粉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朝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朝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6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窗玻璃升降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隐形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