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成型对辊压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6035.4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席浩;党存文;王裕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3102 | 代理人: | 沈耀忠 |
地址: | 810008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 成型 压延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成型对辊压延机。
二、现有技术
在国内施工的面板堆石坝,最常用的铜止水,均采用传统的人工压制方法,此法压制速度慢、成型长度短、压制成型质量不理想、投入人工多、效率底,且压制时间较长,施工进度难以保证。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成型对辊压延机,其结构为:机架(10)的底部设置有电机(7),电机(7)通过皮带轮结构与减速机(8)相连,减速机(8)通过链轮链条结构与传动轴(6)相连,传动轴(6)中部固定在轴承座A(3)内,轴承座A(3)固定在机架(10)上,传动轴(6)的两端分别与减速器A(9)和减速器B(5)的输入轴通过键、轴套结构相连,减速器A(9)和减速器B(5)固定在机架(10)上,机架(10)上固定十一组对辊,前两组对辊为平板压延,后9组对辊为上对辊凹形,下对辊为带侧肩的凸形,后9组对辊中,后一组对辊比前一组对辊直径增大,凹凸变形增大,最后一组为成型压延,十一组对辊中,上对辊的轴通过轴承座(2)固定在机架(10)的竖槽钢(4)上,下对辊的轴固定在轴承座(2)内,轴承座(2)与丝杠(1)固定相连,丝杠(1)与螺母(11)连接,螺母(11)通过固定在机架(10)上的推力轴承(12)与机架(10)相连,轴承座(2)镶嵌在机架(10)的竖槽钢内,十一组对辊中,下对辊为主动轮,减速器A(9)通过链轮链条结构与第一组对辊的下对辊轴相连,每组对辊的下对辊轴上安装有两个同径同齿数的链轮,第一组对辊至第七组对辊之间通过链轮链条结构相连,减速器B(5)通过链轮链条结构与第八组对辊的下对辊轴相连,后四组对辊的下对辊轴上也安装有两个同径同齿数的链轮,第八组对辊至第十一组对辊之间通过链轮链条结构相连。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铜板通过第一、第二组对辊顺利进入压延对辊组中,再通过第三至第十一对辊逐级压延成型,下对辊上的侧肩起翻边作用,最终将铜板压延成一变形的“W”型铜止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压制速度快、成型长度长、压制成型质量理想、投入人工少、效率高,且压制时间较短,保证施工进度。
四、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俯视图。
图3 为图2的A-A视图。
图4 为图2的B-B视图。
图中:1、丝杠 2、轴承座 3、轴承座A 4、竖槽钢 5、减速器B 6、传动轴 7、电机 8、减速机 9、减速器A 10、机架 11、螺母 12、推力轴承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一次成型对辊压延机,其结构为:机架(10)的底部设置有电机(7),电机(7)通过皮带轮结构与减速机(8)相连,减速机(8)通过链轮链条结构与传动轴(6)相连,传动轴(6)中部固定在轴承座A(3)内,轴承座A(3)固定在机架(10)上,传动轴(6)的两端分别与减速器A(9)和减速器B(5)的输入轴通过键、轴套结构相连,减速器A(9)和减速器B(5)固定在机架(10)上,机架(10)上固定十一组对辊,前两组对辊为平板压延,后9组对辊为上对辊凹形,下对辊为带侧肩的凸形,后9组对辊中,后一组对辊比前一组对辊直径增大,凹凸变形增大,最后一组为成型压延,十一组对辊中,上对辊的轴通过轴承座(2)固定在机架(10)的竖槽钢(4)上,下对辊的轴固定在轴承座(2)内,轴承座(2)与丝杠(1)固定相连,丝杠(1)与螺母(11)连接,螺母(11)通过固定在机架(10)上的推力轴承(12)与机架(10)相连,轴承座(2)镶嵌在机架(10)的竖槽钢内,十一组对辊中,下对辊为主动轮,减速器A(9)通过链轮链条结构与第一组对辊的下对辊轴相连,每组对辊的下对辊轴上安装有两个同径同齿数的链轮,第一组对辊至第七组对辊之间通过链轮链条结构相连,减速器B(5)通过链轮链条结构与第八组对辊的下对辊轴相连,后四组对辊的下对辊轴上也安装有两个同径同齿数的链轮,第八组对辊至第十一组对辊之间通过链轮链条结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6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防非法开启的空转锁芯
- 下一篇:一种防尘式电子计算机键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