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停车装置的入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842.4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9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单菲菲;杜津辉;闫宝霞;白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莫琪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停车 装置 入库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的入库检测装置,应用在立体停车装置的入库位置对入库车辆进行尺寸规格检测。
背景技术
以往的立体停车装置,通常利用升降机的升降,将车辆搭载在载车板上并通过搬送装置送到停车位置上;载车板搬送装置包括采用梳齿状叉结构,以叉式搬送载车板的停车装置为例,停车装置升降机设置配备在升降空间中,与升降空间邻接的为多层停车室。
停车室中设置横移装置,横移装置包括横移托盘、使横移托盘横向移动的横移驱动器,在各层停车室和对应的升降空间的同一水平面上设置横移装置。横移托盘的前后端装有匚型断面的托盘轨道,通过由托盘轨道支持的横移驱动器使其可以横向移动。横移驱动器为由多个驱动轴组成,通过轴架的支撑驱动轴转动使横移托盘横向移动。
通过控制横移驱动马达的正、反向转动使驱动轴正、反向转动,依靠驱动轴向移动方向旋转,使横移托盘横向移动。
升降机由升降空间的四角所设置的导向轴引导,在升降机左右两边包括一个梳齿状升降叉,升降叉处于车辆轮胎下方,托载车辆轮胎底部,将车辆从入库位置运送到与各层停车室相通的升降空间后,与横移托盘的托盘叉相交错,使载车板移入横移托盘。 横移托盘前后端与托盘轨道配合,支撑横移驱动器的驱动轴的中间位置将前后托盘轨道连接并设置装载框架。装载框架上设有托盘叉,托盘叉呈梳齿状朝左右向外侧突起。
升降机的升降叉和横移托盘的托盘叉,各叉间可相互交错配置,横移托盘从停车室向升降空间横移,升降机和横移托盘交错将车辆交接,将车辆从入库位放入停车室,或者也可由停车室取出车辆放至入库位置上。
目前,有的立体停车装置入库位置的四周为开放式结构,在入库位置与其两侧的停车空间之间,仅采用如格栅、拦网一类廉价材料隔离;立体停车装置的运转状态通常是通过声音和光的颜色来表示,向进入入库位置的人或车辆发出警告。
从入库位置的后侧和两边相邻的开放的三处位置均可入库,由于与入库位置相邻这三处位置没有设置用来限制人进入的开闭门或墙面,而是将入库位置两侧相邻位置空出,变为可直接停放车辆的区域。
以往的停车设备,让车辆直接驶入入库的区域即入库位置,在升降机运转时,两侧如有人进入,就会有危险发生。
因此作为解决对策,在入库位置空间的各个位置安装多个可检测进入者的传感器,入库位置的所有进口均被传感器的光轴所包围,由此来检测出是否有人进入此入库的区域,从而防止意外,提高安全性。但是,使用过多的传感器势必造成入库检测装置的成本过高,同时使控制电路过于复杂化和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过多占用空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设计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入库检测装置的结构改进方案,使用合理数量的传感器配置,用数量较少传感器,检测更多的被测空间及车辆尺寸信息,在降低整体成本的同时,提高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的入库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和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传感器组件由发射器、接收器和反射板构成;
第一发射器和第一接收器安装在入库位置相邻左侧停车区域内,左侧停车区域为长方形,在左侧停车区域的四角为建筑构件,第一发射器和第一接收器安装在左侧停车区域左后角上,两者在同一水平位置,发射器镜头和接收器镜头相互成90度;
第一反射板安装在入库位置的右后角上;
第二反射板安装在入库位置的右前角上;
第三反射板安装在左侧停车区域的左前角上;
由第一发射器件发射的光束依次经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第三反射板传输到第一接收器,形成第一光轴、第二光轴、第三光轴、第四光轴; 第二发射器和第二接收器安装在右侧停车区域的右后角上,两者不在同一水平位置,第二发射器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二接收器安装位置,发射器镜头和接收器镜头相互成90度;
第四反射板安装在右侧停车区域的右前角上;
第五反射板安装在入库位置的左前角上;
第六反射板安装在入库位置的左后角上;
由第二发射器发射的光束依次经第四反射板、第五反射板、第六反射板传输到第二接收器;形成第四光轴、第五光轴、第六光轴、第七光轴; 第一发射器7由红外发射电路构成,第一接收器8由红外接收电路构成,第二发射器7a由红外发射电路构成,第二接收器8a由红外接收电路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发泡材料空心围栏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立体停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