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水力控制雨水截流弃流切换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724.3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姚娟娟;张智;张婧;张咏雪;陈龙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3/0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王海凤;穆祥维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水力 控制 雨水 截流 切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初期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旋流式水力控制雨水截流弃流切换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初期雨水对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市初期雨水的截流和处理工程也在各大城市中有序的展开。现有的初期雨水截流井主要有跳跃堰式、侧流堰式、固定堰式和防倒流式四种。
这几种结构的截流井主要通过雨水进水水量或水位来控制雨水的截流量,适合于设置在雨水支管与初期雨水收集干管之间,实现初期雨水的前端截流,而不适合于初期雨水收集干管接入雨水截流干渠截流/弃流切换。这主要是因为,初期雨水收集干管所收集的均为污染负荷较高的初期雨水,故应当根据雨水截流干渠的水位,尽可能的利用雨水截流干渠的容量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或雨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排放,而不能根据其来水的水量或水位进行简单的弃流。同时,当干渠无剩余容量接纳初期雨水收集干管来水时,为了使截流干渠不产生倒灌和大面积溢流,需要对初期雨水收集干管的来水进行弃流,而弃流高污染物浓度的初期雨水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雨水进行初步处理,并能尽可能地防止截流干渠倒灌和大面积溢流的旋流式水力控制雨水截流弃流切换井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旋流式水力控制雨水截流弃流切换井系统,包括旋流沉沙井和雨水截流干渠;所述旋流沉沙井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收集雨水进入旋流沉沙井的雨水进水管、将经过旋流沉沙井初步处理后的雨水排出的雨水出水管和对进入旋流沉沙井中的雨水弃流的溢流管,其中,溢流管的安装位置高于雨水进水管和雨水出水管的安装位置; 所述雨水出水管的出水口与雨水截流干渠连通,所述雨水截流干渠的侧壁上还设有根据雨水截流干渠中水位控制雨水出水管的出水口开闭的水位控制可调式阀门。
作为优化,所述旋流沉沙井为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包括上下两部圆柱体,其中下部圆柱体的直径小于上部圆柱体的直径。
作为优化,所述雨水进水管安装在旋流沉沙井一侧的切线方向,所述溢流管安装在旋流沉沙井另外一侧的切线方向,所述雨水出水管安装在旋流沉沙井上部圆柱体的侧壁上且与雨水进水管共同处于旋流沉沙井的一侧,所述雨水出水管与旋流沉沙井的中轴线相切。
作为优化,所述溢流管的安装位置高于雨水进水管或雨水出水管安装位置0.7m以上。
作为优化,所述水位控制可调式阀门包括浮筒、导轨和阀板;所述浮筒连接在导轨上且能沿导轨上下移动,所述阀板通过联动臂与浮筒连接;所述导轨沿雨水截流干渠的高度方向固定在其侧壁上,所述导轨的顶部还设有用于限制浮筒上移的限位装置。
作为优化,所述阀板包括闸板和套设在闸板上的密封闸板套。
作为优化,所述导轨为一对,浮筒设置在一对导轨之间,浮筒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套设在对应的导轨上。
作为优化,所述联动臂的长度可调。
作为优化,所述浮筒距固定导轨的雨水截流干渠侧壁的最近距离为0.1 m。
作为优化,还包括与所述雨水截流干渠垂直连通的检查井,所述检查井位于水位控制可调式阀门的上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流式水力控制雨水截流弃流切换井系统可根据截流干渠的水位,采用水力可调式阀门控制出水渠的开与关,从而实现截流弃流的切换。
2、 旋流沉沙井可对进入的井中的雨水进行沉砂处理,去除水中的泥沙和颗粒态有机物,减小弃流雨水对环境的污染及截流雨水中的颗粒物可能对干渠产生的淤积。
3、 现有的大量研究发现,初期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营养盐一定程度上以颗粒态存在(附着在泥沙表面)。以云南滇池流域片区为例,初期雨水中颗粒态COD大约占COD的40%,颗粒态总磷大约占总磷的41%。因此,简单的沉砂处理能有效减少弃流对水体的污染,同时又能减少截流雨水中的颗粒物可能对干渠产生的淤积。
附图说明
图1-旋流式水力控制雨水截流弃流切换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旋流沉沙井中的各管道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水位控制可调式阀门的侧面示意图;
图4-水位控制可调式阀门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雨水进水管1、旋流沉沙井2、雨水出水管3、水位控制可调式阀门4、溢流管5、导轨7、雨水截流干渠8、检查井9、定位环10、联动臂11、浮筒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7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机器人用延时反馈电路
- 下一篇:云计算环境下监控数据流向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