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庭院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5631.0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其;张丹;贾增华;慕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奇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郎坚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庭院 一体化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庭院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活环境难以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农村的居民住所大多数较为分散,生活污水排放面广且分散,收集困难,多是直接排放至河水等,增加了环境污染。现有一般技术,都是针对城镇的大型污水处理站及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较大,投资相对较大,运营维护管理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个体家庭的庭院式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庭院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2),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具有内腔,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内装设有进水管(3),该进水管(3)的一端伸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外,另一端与内腔相连通,所述内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7),该隔板(7)将内腔分为左部沉淀室(1a)和右部厌氧室(1b),且该隔板(7)的下部开设有连通孔(7a)连通左部沉淀室(1a)和右部厌氧室(1b),且左部沉淀室(1a)与进水管(3)相通,在右部厌氧室(1b)的中部水平装设有填料支撑板(4),所述填料支撑板(4)连接在隔板(7)上,该填料支撑板(4)将右部厌氧室(1b)分隔为上下两部,该填料支撑板(4)上竖向开设有条形通孔(4a),且该填料支撑板(4)上放置有生物填料,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内还装设有出水管(5),该出水管(5)的一端与右部厌氧室(1b)相连通,另一端伸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外伸入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2)内,该出水管(5)在内腔内的开口位于填料支撑板(4)上方,所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2)包括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由下至上包括鹅卵石层(2a)、砂土层(2b)和土壤层(2c),且在土壤层(2c)上种植有植物。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进水管与农户生活污水的下水道相连接,生活污水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内腔中,先进入沉淀室中,然后流通至厌氧室中,由于出水管的出口高于填料支撑板,因此填料支撑板就浸泡在污水中,填料支撑板下方的鹅卵石和石子用于缓慢沉淀污水中污染物,填料支撑板上设有生物填料,能够吸附污水中的颗粒,经过初步净化后的污水就通过出水管进入到人工湿地中,在人工湿地中通过植物、基质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得到进一步的去除和净化。通过物理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为了进一步的美观,还可以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埋入土中。
为了方便更换生物填料,所述内腔的顶部设有换料通道(8)与外界相连通,该换料通道(8)被顶盖(6)封闭,需要更换生物填料时,打开顶盖更换即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处理设备和人工湿地,通过物理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同时还具有制造成本低、满足园艺要求、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填料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奇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奇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
- 下一篇:河道景观水治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