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45199.5 | 申请日: | 2014-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4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元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5B47/04 | 分类号: | D05B4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对面线施加张力的主夹线器和副夹线器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具有机臂部和机座部。机臂部具有针杆。针杆沿上下方向移动。机座部在内部具有梭子。梭子(旋梭、摆梭)伴随针杆的上下运动而旋转。针杆在下端部安装有机针,供给面线。梭子收纳绕有底线的梭芯。梭子使面线与梭芯所供给的底线交织从而在布料上形成针迹。线筒朝机针供给面线。面线经由设于机臂部的副夹线器、主夹线器、挑线弹簧、导线器、挑线杆、导线器等而穿过机针的针眼。主夹线器在缝制时对面线施加缝制所需的张力。副夹线器在切线时施加切断面线所需的张力。主夹线器在切线时解除对面线的张力施加。
主夹线器在缝制时根据布料的种类调整对面线施加的张力的大小。在缝制时,主夹线器对面线施加的张力的大小大于副夹线器对面线施加的张力的大小。缝纫机在缝制布厚较薄的布料等时,需要减小对面线施加的张力。在与主夹线器所施加的张力的大小相应地对副夹线器进行了调整后,副夹线器可能在切线时无法对面线施加适当的张力。因此,缝纫机可能导致切断后的线残留长度不稳定。日本特许公开1999年第244565号公报所述的缝纫机的主夹线器和副夹线器分别在缝制时和切线时独立地作用于面线,因此,能够适当地施加缝制时的张力和切线时的张力。
在上述公报所述的缝纫机中,主夹线器解除张力施加的机构和副夹线器切换张力施加状态的机构是彼此独立的机构,利用不同的驱动源进行动作。该缝纫机通过电气控制进行主夹线器的工作和副夹线器的工作的同步。因此,在任一驱动源发生故障导致不能同步时,该缝纫机有时会在未对面线施加适当的张力的状态下进行切线的动作。在该情况下,面线可能未被切断而残留下来,并缠绕于切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使主夹线器的张力施加的解除机构和副夹线器的张力施加的切换机构独立工作的缝纫机。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包括:机针,其贯穿有面线,利用主轴的旋转而上下运动;挑线杆,其与上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连动地上下运动;以及夹线机构,其在面线的供给路径上位于上述挑线杆的上游侧,能够对面线施加张力;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夹线机构包括:第一夹线器,其在缝制时对面线施加张力;第二夹线器,其在上述供给路径上位于上述第一夹线器的上游侧,在缝制时处于解除了对面线施加的张力的状态;解除机构,其用于解除上述第一夹线器对面线施加的张力;切换机构,其用于将上述第二夹线器自解除了对面线施加的张力的状态切换为能够对面线施加张力的状态;驱动机构,其在切线时同步驱动上述解除机构和上述切换机构;以及动力源,其用于驱动上述驱动机构。在缝制时,第一夹线器对面线施加张力,第二夹线器解除对面线施加的张力。面线能够自第一夹线器获得适当的张力而与底线形成针迹。在切线时,驱动机构同步驱动解除机构和切换机构。第一夹线器解除对面线施加的张力,第二夹线器对面线施加张力。缝纫机能自第二夹线器获得适当的张力而切断面线。当动力源驱动驱动机构时,驱动机构机械驱动解除机构和切换机构。因此,解除机构和切换机构不会出现不同步,能够可靠地进行动作。
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还包括:切线机构,其利用上述动力源的驱动力进行工作,用于将面线切断;以及传递构件,其将上述动力源和上述驱动机构连接起来,用于向上述驱动机构传递上述动力源的驱动力。缝纫机在切线时能够使利用动力源的驱动力进行的切线机构的工作与驱动机构利用由传递构件传递的动力源的动力进行的解除机构和切换机构的工作连动。缝纫机由于利用自一个动力源传递的动力驱动驱动机构,因此能廉价地制造本申请的结构。缝纫机由于用一个驱动源驱动驱动机构,因此,能够在同步时刻不产生偏差。因此,缝纫机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以下工作,即,解除对面线施加的缝制时的张力和在切断时对面线施加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5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性连通多孔质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晶体的达格列净水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