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44941.0 | 申请日: | 2014-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慧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ic 读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卡内封装有集成电路,用以存储和处理数据。自IC卡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存储卡到智能卡、从接触式IC卡到非接触IC卡的发展过程。非接触IC卡又称射频卡,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非接触IC卡由IC芯片、天线组成,IC芯片与非接触IC卡内置的天线相连,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采用非接触式IC技术,非接触IC卡在一定距离范围靠近读写器表面,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当读写器对非接触IC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无线信号,非接触IC卡的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接口电路检测到读写器发出的无线信号,在IC芯片内部集成电路的控制下通过RF接口电路与读写器完成信号交换。
然而,目前的读写器不具备在对IC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获取位置信息的功能,导致目前的读写器的应用领域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其能解决应用领域受限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其包括一信号源、一电容、一天线、一滤波器、一放大器、一解调器、一MCU、一定位信号获取模块和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信号源的一端接地,信号源的另一端与电容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与天线的一端连接,天线的另一端接地,电容的另一端还依次通过滤波器、放大器、解调器与所述MCU连接,定位信号获取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也与所述MCU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一远程的上位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信号获取模块为GPS模块、BDS模块、GLONASS模块或GNSS模块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3G模块、4G模块、GPRS模块或WIFI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天线包括一电阻和一电感,电容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和电感接地。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发生了对IC卡进行读写操作,MCU可将当前位置信号结合读写操作信号发送至上位机,从而拓展了读卡器的应用领域,如救援领域、医疗领域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信号源;2、天线;3、滤波器;4、放大器;5、解调器;6、MCU;7、定位信号获取模块;8、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其包括一信号源1、一电容C1、一天线2、一滤波器3、一放大器4、一解调器5、一MCU 6、一定位信号获取模块7和一无线通信模块8。
所述信号源1的一端接地,信号源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天线2的一端连接,天线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还依次通过滤波器3、放大器4、解调器5与所述MCU 6连接,定位信号获取模块7和无线通信模块8也与所述MCU 6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8用于与一远程的上位机(图未视)连接。所述天线2包括一电阻R1和一电感L1,电容C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R1和电感L1接地。
本实施例的定位信号获取模块7为GNSS模块,其能接收GPS信号、BDS(北斗)信号和GLONASS信号。
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模块8为3G模块。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天线2感应IC卡,读写装置对IC卡进行读写操作,同时,MCU 6将GNSS模块的定位信号及读写操作信号通过3G模块发送给上位机,从而使上位机能够进行更多的信息判断、认证等处理,扩大了读写器的应用领域。
此外,上述实施例的定位信号获取模块还可以是GPS模块、BDS模块、GLONASS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还可以是4G模块、GPRS模块、WIFI模块等。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慧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慧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4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清视频传输光端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量滚动摩擦力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