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的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4826.3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单晓农;王一虹;陈荣新;孙建军;许灵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佳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2 | 分类号: | B29C4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的零部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注塑机用的套筒。
背景技术
普通的PE管件注塑机,塑料颗粒通过塑化用的单螺杆挤出供料装置进行塑化,然后经单向阀直接进入注射料筒。因为属于柱塞注射,熔胶在机筒内只能接受柱塞的推挤压力,几乎不受剪切力的作用;熔体在通道中流动时,由于存在着内部的粘滞阻力及通道壁的摩擦阻力,在其流动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速度分布变化,通道截面形状与尺寸若有变化,还会造成熔体中压力,流速分布及体积流率的变化,塑料的热均匀性差,塑化均一性差。以上这些,对注塑机的生产效率和成形工艺性等方面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在专利号为CN202318730U的专利中,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改进。然后该专利在改进后进入实际使用时存在了新的问题。熔体在进入套筒时,由于套筒的进料出只设有7个小孔,熔体所受的柱塞的推挤压力一定,流速较慢且与套筒相接的管道的管壁受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机的套筒,其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注塑机的套筒,包括筒体和设于所述筒体前端的进料部,所述进料部的中间设有第一进料孔以及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进料孔四周的多个第二进料孔,所述第一进料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孔的直径。
所述筒体的横截面的直径均匀增大,且所述筒体前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筒体的后端的直径。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机的套筒在使用过程中既保证了熔体可以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增加熔体的塑化性,又能均匀熔体内的压力,确保与套筒相接的管道的管壁所受的压力为安全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机的套筒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注塑机的套筒包括筒体1和设于所述筒体前端的进料部2,所述进料部2的中间设有第一进料孔21以及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进料孔21四周的多个第二进料孔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料孔22设置了6个沿中心线对称,可确保压力的均衡。所述第一进料孔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料孔22的直径,第一进料孔中可通过较多的熔体,防止熔体对与套筒相接的管道的管壁产生过大的压力。
所述筒体1的横截面的直径均匀增大,且所述筒体前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筒体的后端的直径。筒体整体呈现一个外张的趋势,使熔体逐渐向外流通,不至于将压力都聚集在进料部,又能连续不断的融合各进料孔中出来的熔体。
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佳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佳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4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均衡运水连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自锁变向抽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