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瓣式止回阀的阀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4592.2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华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瓣式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斜瓣式止回阀的阀瓣结构。
背景技术
斜瓣式止回阀由于阀瓣重心离旋转中心较近,阀瓣打开、关闭较为迅速、回座冲击小,不易发生水锤现象,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图1是现有斜瓣式止回阀阀瓣通常所采用的形式,其缺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阀瓣的形状设计未充分考虑其对介质流动的影响,阀瓣开启后,流道内在不少位置介质流动的方向和通流面积都会有较突然的变化,流场状态差,介质流经阀门时会产生数量较多较强烈的涡流,不但会使阀门压损增加,降低机组和设备的效率,也会诱使阀内的活动部件如阀瓣、转轴等产生颤振,不仅增加了阀门运行时的噪音,同时也增加了零件的磨损、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性能;二是配重盘的设计方面,由阀瓣的重心位置和阀瓣重量所决定的与阀瓣开启旋向相反的反向力矩的大小,是斜瓣式止回阀设计的关键之一,该反向力矩既能辅助阀瓣回座,但同时又不利于阀瓣稳定维持在全开位置。对于现行的采用回转体型式的配重盘的阀瓣结构来说,阀瓣开启后,阀瓣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反向力矩较大,阀门运行时尤其是在小压差、低流速工况下运行时,阀瓣往往不能稳定维持在全开位置而是产生振荡,不仅会形成噪音,而且也会使转轴和轴套较快摩损,而斜瓣式止回阀一旦转轴等产生磨损,其所带来的影响要大大超过旋启式止回阀,因为斜瓣式止回阀的转轴和轴套发生较严重的磨损后,会使阀瓣和阀座密封面的吻合状况受到较大影响,从而使阀门的使用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结构所存在的上述的一些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低流阻特性、能够使阀瓣开启后更可靠地维持在全开位置的斜瓣式止回阀的阀瓣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瓣式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其阀瓣由前部的带有密封面的阀瓣体、后部的配重盘和连接两部分并分别带有转轴孔的两条连接筋板所组成,其主要的技术关键在于:a.配重盘为上厚下薄的不对称截面,其重心偏于上端;b.配重盘朝向阀瓣体的内表面由上、下两段弯曲方向相反的孤形面光滑连接而成,其中,上段弧形面的弯曲方向与阀瓣体的弧形背面的弯曲方向一致,下段弧形面的弯曲方向则相反;配重盘背向阀瓣体的外表面为凸向外侧的弧形表面;c.阀瓣体的后部表面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凸起的弧形回转表面;
为了减小阀门的阻力系数,本实用新型还附加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阀瓣的连接筋板的截面两端部均为流线型端面,所述的流线型端面的顶端带有小圆角作为分流凸缘。
为了减小阀门的阻力系数,本实用新型另外还附加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阀瓣体的前侧端面中间为凹进的弧形回转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a.降低阀门的流阻;b.降低阀门运行时的噪音;c.减少或消除转轴、轴套的磨损;d.使阀门能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行斜瓣式止回阀产品的阀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瓣式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瓣式止回阀的阀瓣结构(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瓣式止回阀阀瓣关闭和开启状态时重力矩变化情况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瓣式止回阀阀瓣连接筋板的剖面形状示意图。
附图中:1、阀座;2、阀瓣;2-1、配重盘;2-2、连接筋板;2-3、阀瓣体;
W:阀瓣重量;
L:关闭位置时,阀瓣重量对转轴中心的力臂长度;
Ls:全开位置时,现行结构阀瓣重量对转轴中心的力臂长度;
Lz:全开位置时,本实用新型阀瓣重量对转轴中心的力臂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华,未经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4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差节流盘片组的组合结构
- 下一篇:耐高温磁性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