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车号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4585.2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9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铮;许皓;孙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兴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陈蕾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车号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车号识别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列车车号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以其运输量大、快捷、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在交通运输领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列车作为铁路运输的核心部分,对列车的高效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正常进行的重中之重。中国是铁路运输大国,拥有着大量的列车。为了对列车实现高效管理,每当列车进站时,都需要记录该车辆的车号进行记录。
传统通常采用人工观察记录的方式实施列车车号的识别记录,这种方式首先需要配置专门的记录员,其次人工识别记录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解决人工识别记录列车车号,目前广泛采用车号识别设备(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AEI)识别列车车号,车号识别设备需要在每辆列车上安装电子识别标签,在轨道上安装AEI设备以采集列车的车号。
上述采用AEI设备对列车车号识别的方式无需配置专门的记录员,同时能够较高效地记录列车车号,而且识别记录的误差率较低。但是,上述方式需要在列车的车身上设置电子识别标签。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会导致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而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以解决目前的AEI设备的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会导致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列车车号识别系统,包括:
设置在轨道边,用于获取列车车号图像的图像获取设备,为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补光的补光源,以及触发装置;
与所述补光源、触发装置及图像获取设备相连,根据所述触发装置发出的启动信号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和补光源开启的第一控制器;
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相连的图像识别器。
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
所述补光源的光线投射方向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摄像方向呈设定角度,其中,0°<设定角度<90°,所述补光源的投射方向为水平方向。
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补光源为高亮光源,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为工业相机或监控相机。
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补光源为频闪补光源,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为全局曝光相机,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快门动作和所述补光源的频闪动作同步的第二控制器。
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触发装置为激光测距仪、激光对射仪、雷达或磁钢组件。
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轨道基础面上的安装座,所述补光源和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均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边,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控制器和图像识别器的防护机柜,所述安装座为水泥座,且内部埋设有与所述防护机柜底部的穿线孔相通的穿线管。
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还包括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
容纳所述补光源和图像获取设备的防尘罩,以及
设置在所述防尘罩与所述补光源和图像获取设备相对应的部位的玻璃窗。
优选的,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中,所述玻璃窗的玻璃为全透玻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通过获取列车车号的图像以及识别列车车号的图像最终实现对列车车号的识别,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AEI设备而言,上述列车车号识别系统无需在列车上安装电子识别标签,进而能够避免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会导致列车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而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车号识别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车号识别系统,解决了目前的AEI设备的电子识别标签易损坏、丢失或信息录入错误,最终导致车号识别的可靠性较低,且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兴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兴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4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区板线电场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量智能均衡的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