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倾角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的混凝土布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4331.0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2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何顺爱;李先勇;陈鹏;杨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角 预应力 混凝土 离心 布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领域的一种辅助生产设备,特别是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的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桩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基础形式,其主要生产方法按布料方式分为开模布料与合模布料,而后者在自动化、质量、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已成为发展趋势。但在目前的合模泵送布料生产过程中,由于管模和泵管水平,特别是对于小直径桩具有更高的混凝土填充率时(如300(130)型空心方桩要求混凝土填充率超过85%),无法快速自动地将足够的混凝土物料输送至管模中,往往需要离心后重新补泵再离心,降低了管桩质量,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或避免上述现象,需一次向管模中小心反复地泵入更多的物料,泵送时间延长的同时,泵机及泵管往往长时间处于较高泵压的工作状态,大大增加了泵管及泵机的负荷和磨损,情况严重时还会因为模内混凝土压力过大而导致合模螺丝松脱管模爆裂或泵管堵塞,造成生产效率下降和安全隐患。
另外,水平布置的管模在布料的最后阶段,由于管模中物料高于尾端板开孔,物料往往会流出模具,生产场地脏乱,需专人处理,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此提供一种小倾角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的混凝土布料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泵送合模布料装置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可实现高混凝土填充率的离心桩布料系统,可增加管模中混凝土填充量的同时降低布料泵送系统高泵压工作时间,从而减少机械负荷和磨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清洁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小倾角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载模小车的轨道由水平段和圆弧段组成,其中圆弧段倾斜向下布置,使得其上部的管模头端低尾端高,且管模在轨道上的最大倾斜角的范围为1°-30°。
水平段为圆弧段顶点的水平切线,水平段长10m±5m;圆弧段向下弯曲,圆弧半径为60m±20m,弧度为20°±10°;轨道高度为10cm±3cm,两轨道之间的中心线处下凹10±5cm,便于连接驱动电机的缆绳通过,轨道两端均设有限位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倾角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计量平台上部直接接触并支撑管模的台座靠近下行方向的一端设有限滑挡块,平台上设有强制振动装置,计量平台中部及小车中部的两边分别向内收缩变窄约8±3cm,载模小车受连接于小车上的缆绳在布料控制系统的驱动电机作用下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倾角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泵管位于支撑小车上,靠近管模的一端按照圆弧轨道的弧度向下弯曲布置,另一端水平并与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小倾角预应力混凝土离心桩的混凝土布料装置,载模小车的轨道由水平段和圆弧段组成,水平段为圆弧段顶点的水平切线,水平段长10m±5m;圆弧段向下弯曲,圆弧半径为60m±20m,弧度为20°±10°,轨道高度为10cm±3cm,两轨道之间的中心线处下凹10±5cm,便于连接驱动电机的缆绳通过,轨道两端均设有限位装置。载模小车同目前合模泵送布料系统一样具有运载和计量功能,但计量平台上部直接接触并支撑管模的台座靠近下行方向的一端设有限滑挡块,平台上设有强制振动装置,计量平台中部及小车中部的两边分别向内收缩变窄约8±3cm,载模小车受连接于小车上的缆绳在布料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驱动。轨道上同样设有可滑动的两个泵管支撑小车,并通过缆绳带动。泵管位于支撑小车上,靠近管模的一端略向下弯曲,另一端水平并与泵机相连。
本方案还有其他改进方案,如:泵机、泵管、轨道全部倾斜一定角度或其他方式使泵送系统最终倾斜布置;轨道采用其他曲线使管模及载模小车越后退倾角越大,使最后的布料阶段物料不会从尾端板开口溢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于填充率要求较高的离心桩,在合模泵送布料单根管模的中后期,载模小车和管模在逐渐下倾的圆弧轨道上具有一定倾角,使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混凝土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有必要时可开启强制振动加速物料流动),沿着倾斜方向流动并填充到管模水平布置时不可能到达的区域,从而达到更高的混凝土填充率,减少了往复泵送的次数和高压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布料速度,降低了泵机负荷、泵管磨耗及堵泵风险,提高了布料效率。同时,在泵送的最后阶段,由于管模倾斜,混凝土物料不会自尾端流出,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4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砖机的滚动式送板机构
- 下一篇:离合器行程临界值自动学习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