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置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4266.1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2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龚志辉;李伟文;兰天;杨卫平;刘正胜;吴承张;钱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贵溪桥梁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7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 穿心式 液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千斤顶,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桥梁工程中的前置穿心式液压千斤顶。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大量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以及多层工业厂房等现代工程。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专线的线路大部分是由桥梁组成,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目前,在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构件系列、结构体系、张拉锚固体系、预应力工艺、预应力筋和混凝土材料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在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其中,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预制,是由专用的张拉设备施加应力的,千斤顶作为张拉设备已成为必备。
在现有预应力张拉工艺过程中,目前通用的张拉设备为如图1所示的两圈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其上的工具锚环2和工具夹片1外置于千斤顶4的后端。该类设备的主要技术缺陷在于:
一、安全系数低,安全控制受人为因素较多,并因工具锚环2和工具夹片1外置,当出现工具夹片1爆裂时,残片飞溅区域在45度范围内,飞溅时速高达100~150km,对操作人员及行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钢绞线外露工作长度过长,成本投入较大;
三、张拉和维修过程中,拆装较为繁琐,工效一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前置穿心式液压千斤顶,该液压千斤顶通过将工作锚环外置于液压千斤顶前端,并将工具锚环内置于液压千斤顶的穿心套内部前端,以缩短钢绞线工作长度,并将飞屑、飞束控制在穿心套内部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前置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穿心套、套设于所述穿心套外围的活塞体、套设于所述活塞体外围的外缸套以及位于所述活塞体前端面上的过渡套,其中所述活塞体与所述过渡套固接构成不动体,在所述过渡套上设置有具有夹片的工作锚环;所述穿心套与所述外缸套固接构成相对于所述活塞体的运动体,在所述穿心套内前端处固接有具有夹片的工具锚环。
所述穿心套内,在所述工具锚环后方具有空腔。
所述穿心套的后端部设置有可开、合的安全挡板。
所述穿心套、所述活塞体、所述外缸套、所述工作锚环以及所述工具锚环具有同一中心轴线。
所述工具锚环与所述穿心套内壁面之间的固接为螺纹连接。
所述夹片为夹持钢绞线的夹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①本液压千斤顶采用三圈穿心式结构,将工具锚环内置于液压千斤顶的前端,并在液压千斤顶的后端设置安全挡板,以确保夹片在出现爆裂时,可将飞屑、飞束控制在缸体范围内,达到了安全防护双保险,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②工具锚环内置于液压千斤顶的前端处,与限位板的距离缩短,经测试,梁体每端单根钢绞线工作长度可缩短350mm;
③工作锚环外置于液压千斤顶前端,当张拉束钢绞线根数相同情况下无需更换工作锚环,减少了工作锚环的拆装次数,同时三片式夹片整体安拆有效提高了工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张拉钢绞线的液压千斤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工具锚环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具锚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图中标记1-27分别为:工具夹片1、工具锚环2、过渡套3、千斤顶4、限位板5、工具夹片6、工具锚环7、锚垫板8、进油口9、回油口10、钢绞线11、锚垫板12、工作锚环13、工作夹片14、限位板15、张拉孔16、过渡套17、垫板18、回油口19、工具锚环20、工具夹片21、进油口22、安全挡板23、外缸套24、活塞体25、穿心套26、端盖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贵溪桥梁厂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贵溪桥梁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4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