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3984.7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薛飞;崔志强;窦世萌;梁永龙;苏腾奇;侯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F02F1/18;F02F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正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尤其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正时腔结构,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的节能减排、紧凑性和轻量化设计标准日益严格,因此不仅对发动机气缸体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发动机性能指标也需不断改善。配气系统结构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配气系统的凸轮轴一般由曲轴通过正时传动机构驱动,以保证发动机正确的配气相位、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发动机正时传动机构安装在发动机正时腔中。
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发动机正时腔大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它由一个整体式正时盖罩来密封,其缺点是密封部位涉及正时盖罩6、气缸体3和气缸盖2水平密封面和竖直密封面的“T”型结合区,正时盖罩6、气缸盖罩1和气缸盖2水平密封面和竖直密封面的“T”型结合区,正时盖罩6、气缸体3和油底壳5水平密封面和竖直密封面的“T”型结合区,针对具有下缸体4的发动机而言,密封部位涉及还涉及正时盖罩6、下缸体4和油底壳5水平密封面和竖直密封面的“T”结合区,由于在上述“T”型结合区内需要三个零件密封面的配合,特别是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震动,密封难度大,密封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发动机采用了分体式正时腔结构,但其分体式正时盖罩在装配时需与发动机正时机构精确配合,装配难度较大,必须由辅助工装来保证其装配精度,并且现有的分体式正时腔结构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密封部位“T”型结合区域的密封问题。
另外,现有的发动机正时盖罩一般采用铸铝件或钢板冲压件,存在着制造成本高、不符合紧凑型、轻量化设计理念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密封效果,降低密封成本,而且可使正时机构装配简单化,同时提高正时腔的结构强度、改善其振动模态,降低对正时盖罩的材质要求、有利于实现发动机轻量化目标的汽车发动机正时腔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腔结构,它采用分体式正时盖罩,所述分体式正时盖罩包括上正时盖罩和下正时盖罩,所述上正时盖罩与气缸盖、气缸盖罩密封装配后形成发动机气缸盖部分正时腔体,所述下正时盖罩与气缸体密封装配后形成发动机气缸体部分正时腔体,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气缸体与下正时盖罩的密封面为周边闭合式竖直密封面。
上述汽车发动机正时腔结构,所述气缸体上端面设置上密封结构,在气缸体下端面设置下密封结构。
上述汽车发动机正时腔结构,所述上密封结构、下密封结构侧面与气缸体的侧密封面形成周边闭合式竖直平面,下正时盖罩与气缸体通过该周边闭合式竖直平面密封装配。
上述汽车发动机正时腔结构,所述气缸盖与气缸体上密封结构上端水平面密封装配。
上述汽车发动机正时腔结构,所述油底壳与气缸体下密封结构下端水平面密封装配。
上述汽车发动机正时腔结构,所述下正时盖罩采用塑料材质,并在其表面涂敷吸隔声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发动机正时腔结构完全摆脱了密封部位“T”型结合区域的密封问题,简化了发动机正时腔的密封结构,它通过在两个零部件之间设置密封结合面,提高了密封效果,也使得正时机构装配问题简单化,无需专用工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缸体上端面增设上密封结构,在气缸体下端面增设下密封结构,提高了正时腔的结构强度、改善了正时腔的振动模态,同时对正时盖罩的结构强度要求大大降低,因此可采用塑料材质的下正时盖罩,并通过表面涂敷吸隔声材料,使其具有优异的NVH性能,与现有铸铝件或钢板冲压件比较,不仅有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而且具有更好的制作工艺性,另外机油尺导管等周边管路可集成于正时盖罩上,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紧凑性。总之,本实用新型既能提高发动机正时腔的密封效果,降低密封成本,又可使正时机构装配简单化,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发动机轻量化目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整体式发动机正时腔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3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油器的空燃比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农耕推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