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区间隧道隔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3418.6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4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丛北华;方桂芳;金翔;马兴鸣;邹丽;吴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泰火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08 | 分类号: | A62C2/08;A62C3/00;A62C3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间 隧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火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区间隧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越来越多的人员交通,因而其一旦发生火灾所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并超出了社会可承受范围,故对轨道交通的安全问题进行的设计与产品开发也开始出现。而区间隧道作为轨道交通中的重要一环,也有相关技术对其进行消防保护。
比如,如专利号为200720075627的中国专利“地铁车厢细水雾灭火装置”就是针对地铁车厢内发生火灾时的车厢内灭火,这对于在区间隧道中行驶的车辆尤为重要。但是,其只针对车厢内的火灾进行扑救,而对于扩散到车厢外的烟气没有抑制效果。由于烟气是火灾事故中造成损失最大的原因,因此,对于区间隧道中的烟气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分隔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区间隧道隔烟系统,根据列车在隧道中行进中发生火灾时就近停靠站台原则,隧道中布置的消防系统应能隔绝烟气,起到防止火灾蔓延的作用,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区间隧道中发生火灾时能够保护区间隧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区间隧道隔烟系统,包括供水管路、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开闭的开关及动力单元以及布置在区间隧道中的环状簇,所述环状簇包括至少一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包括一环状管路以及与所述环状管路连通设置的多个喷嘴,所述环状管路垂直于隧道平面设置,所述供水管路与所述环状管路连通,所述多个喷嘴布置在环状管路上且各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环状管路中心设置。
所述环状管路紧贴隧道壁面布置,环状管路断面形状与隧道断面形状相同设置,且环状管路与轨道相接处的底部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环状簇中设置1个或1个以上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均匀布置,相邻环状结构之间间距为0.1m-1m。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簇中设置1-6个环状结构。
所述多个喷嘴均匀布置在环状管路上,且喷嘴数量为20-120个。
所述喷嘴为旋流式喷嘴或直流式喷嘴。
所述的区间隧道隔烟系统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环状簇,相邻环状簇之间的间距为80m-200m之间。
所述供水管路与所述环状管路底部开口的两端连接。
所述的供水管路包括两条并行管道,所述环状管路底部开口的两端各自连接一条所述的并行管道。
所述开关及动力单元中,设有多个开关,且至少一开关为无线控制开关,所述无线控制开关布置于列车控制室内,以控制就近区间隧道隔烟系统的启动;
所述动力单元为泵组。
所述动力单元为泵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区间隧道隔烟系统在列车发生火灾时启动,将火灾烟气限制在单独的空间内,同时,水雾也对烟气进行洗刷,起到消烟释毒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隧道中发生的火灾的影响范围,为人员安全逃生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根据隧道断面布置环状结构,每个环状结构包括环状管路以及设置在环状管路上的水雾喷嘴。环状管路固定在隧道断面上,并与隧道紧固,喷嘴均匀布置在环状管路上,由于其为对称布置,水雾喷放不会对隧道壁面产生较大压力,并保证喷雾的均匀性与稳定性。环状簇是由相邻环状结构布置在一起组成,通过这种加密的环可以增强水雾层的厚度,更加有效地阻挡烟气并稀释烟气浓度。
供水管路分为两条,两条供水管路布置在轨道下方两侧,多个环状管路共用一个供水管路。整个系统采用集中供水方式,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两侧水雾在对称位置处的压力与流量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水量的稳定一致。
此外,在列车控制室内以及站台控制室内设置无线控制开关,可控制就近区间隧道隔烟系统的启动,从而在列车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启动系统,为人员逃生争取时间,保障人员逃生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区间隧道隔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实施例的环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泰火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泰火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3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