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3025.5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邱林泉;陈源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博大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封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反应仪器,尤其涉及一种液封瓶。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经常会进行各种化学实验,一般在反应瓶中加入待测物和反应试剂后,需要在反应瓶瓶口安装液封装置。尤其是涉及有气体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时,如果未安装液封装置,空气中的氧气会进入反应瓶中,可能会将还原产物氧化,干扰实验数据,影响实验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气密性好的液封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液封瓶,其包括盛液瓶,所述盛液瓶顶部设有开口,盛液瓶内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排气管,排气管一端在盛液瓶内,另一端贯穿盛液瓶底部,排气管位于盛液瓶内的一端向盛液瓶顶部延伸且末端向下弯折,排气管延伸出盛液瓶底部的一端外套设有密封塞。采用以上结构,盛液瓶与排气管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气密性好,本实用新型排气管上连接的密封塞安装在反应瓶瓶口上,能够避免空气进入反应瓶中干扰实验,同时反应瓶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管排出。
所述盛液瓶和排气管为玻璃或塑料材质。在密封液体不会与塑料反应的前提下,使用塑料材质的盛液瓶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且加工方便,损坏率低。
所述排气管为塑料材质时,排气管一端延伸出盛液瓶开口,其中弯折部分为两个以上的伸缩节,从而方便将排气管一端折弯。
所述密封塞呈倒圆台型。
所述密封塞为橡胶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将排气管套设有密封塞的一端插入反应瓶中,用密封塞封住反应瓶瓶口,并将盛液瓶内的密封液体高度控制在排气管位于盛液瓶内的排气口与弯折部分的顶部之间,就能起到液封作用,避免空气进入反应瓶中干扰实验,亦可将反应瓶中的气体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盛液瓶与排气管一体成型,气密性好,便于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封瓶与反应瓶配合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封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封瓶,其包括盛液瓶1,所述盛液瓶1顶部设有开口,盛液瓶1内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排气管2,排气管2一端在盛液瓶1内,另一端贯穿盛液瓶1底部,排气管2位于盛液瓶1内的一端向盛液瓶1顶部延伸且末端向下弯折,排气管2延伸出盛液瓶1底部的一端外套设有密封塞3。
所述盛液瓶1和排气管2为玻璃或塑料材质。
所述密封塞3呈倒圆台型。
所述密封塞3为橡胶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在反应瓶4中加入待测物和反应试剂后,将排气管2套设有密封塞3的一端插入反应瓶4中,用密封塞3将反应瓶4瓶口密封。然后在盛液瓶1中装入密封液体,密封液体的液面高度要高于排气管2位于盛液瓶内的排气口,防止空气通过排气管2的排气口进入反应瓶4中,同时,密封液体的液面高度要低于弯折部分的顶部,防止密封液体经排气管2倒吸入反应瓶4内。当反应瓶4内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能够通过排气管2向外排出,又能防止空气进入反应瓶4中干扰实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实施例的排气管结构:所述排气管2为塑料材质,排气管2一端延伸出盛液瓶1开口,排气管2的弯折部分为两个以上的伸缩节5。通过伸缩节5的弯折将排气管2一端插入盛液瓶1中。使用时,密封液体的液面高度控制在排气管2位于盛液瓶1内的排气口与盛液瓶1开口之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博大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博大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3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LED装饰板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