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拼装组合式锁芯的三舌防盗门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41869.6 | 申请日: | 2014-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泽蜀 |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27/00;E05B15/10;E05B1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1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组合式 防盗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统的插芯锁头与机械结构主锁体配套形式的防盗门锁,尤其是一种拼装组合式锁芯的三舌防盗门锁。
背景技术
公知传统的防盗门锁是由插芯锁头和主锁体两个单独的部分组成,这种配套形式已有几十年的使用时间,特别是由美国人发明的已有150多年历史的旋转式弹子锁头还在使用,其防技术性开启的功能已经是被社会所公知。使用这种插芯式锁头的防盗门锁其防盗功能已经是很差的了;就现在广泛使用的插芯式锁头防盗门锁而言,它们的制造生产工序就有120多道;原材料、能量的消耗、加上逐年增高的用工成本等因素,使得整个锁具行业形成了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生产厂家的利润却越来越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几十年不变的防盗门锁配套方式及整个行业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拼装组合式锁芯的三舌防盗门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在锁体整体结构的配套方面实行了由弹子孔主体与平行移动锁芯和墙体组合配套的简单化设计,平行移动锁芯内的弹子设计成上、下两排相向排列形式,以提高锁具的防技术性开启功能。
进一步阐述、平行移动锁芯和主锁超宽锁舌连体,平行移动锁芯的钥匙插孔位置处、上/下面的孔位与弹子孔主体的弹子孔距、弹子孔排列形式配套;上/下组合面板与弹子孔主体的配套形式有差异,主锁超宽锁舌和斜舌定位销是一个整体,斜舌组合件可以由主锁超宽锁舌和付锁方舌分别控制;整个锁体由内墙体和外墙体固定。
弹子孔主体为单独件,每件的弹子孔距、弹子孔排列形式为固定排列式,其正面的弹子孔数与纵深面的弹子孔数相比较有差异;在平行移动锁芯与弹子孔主体组合配套形式下的上/下两组弹子孔主体其弹子孔距、弹子孔排列形式相同、或有差异,与其配套的钥匙有上面和下面两个方向的区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弹子孔主体,内/外墙体、主锁超宽锁舌与平行移动锁芯连体件、上/下组合面板、付锁方舌和斜舌组合件、拼装组合成的防盗门锁,结构简单、特别是锁芯钥匙孔内的弹子呈上、下相向排列形式,使锁芯内的弹子数达到了30个以上,提高了锁具的防技术开启和暴力开启功能,钥匙前推上锁、后拉开锁实用方便,还保留了付锁和斜舌的作用。由于整把锁具结构简单,零件少还更能节省大量的原材料、能量、生产工序和降低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阐述。
图1本实用新型主锁上锁全景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室内付锁上锁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主/付锁开锁图
图4本实用新型弹子孔主体/内墙体/平行移动锁芯/外墙体结构侧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锁体侧面图
图中1、弹子孔主体2、内墙体3、平行移动锁芯4、主锁超宽锁舌5、下组合面板6、上组合面板7、付锁方舌8、斜舌组合件9、门内手动旋钮10、拨叉11、把手方棒插孔12、斜舌定位销13、付锁壳体14、装配固定螺丝孔15、钥匙插孔16、外墙体
具体实施例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内墙体2固定住弹子孔主体1,平行移动锁芯3内的钥匙插孔15在弹子孔主体1的前端;主锁超宽锁舌4大部份伸出在面板5/6的外面、锁体呈上锁状态,斜舌定位销12挡在斜舌后端、斜舌组合件8被控制、拨叉10不能带动其后退,外墙体16上长条形孔的作用是其装配在锁体上时钥匙前/后移动的位置。
在图2实施例中,主锁超宽锁舌4退回面板5/6的后面、钥匙插孔15也同步退回到弹子孔主体1和外墙体16的后端、锁体呈开锁状态,门内手动旋钮9顶端顶在付锁方舌7后面、使其伸出部分在上组合面板6外、实现门内上锁,斜舌后端被挡住、斜舌组合件8被控制、拨叉10不能带动其后退。
在图3实施例中,主锁超宽锁舌4和付锁方舌7都退回上/下面板5/后面,斜舌后端无阻挡物体、拨叉10可以带动斜舌组合件8后退。
在图4中,内墙体2和外墙体16的中间是弹子孔主体1和平行移动锁芯3,与上/下两组弹子孔主体1组合配套的平行移动锁芯3、它们的弹子孔距、弹子孔排列形式有差异。
在图5中,主锁超宽锁舌4和下组合面板5、上组合面板6是相同的宽度,付锁方舌7在斜舌组合件8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泽蜀,未经陈泽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1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生产平衡炼铅工艺
- 下一篇:一种起盖角度可调的电缆退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