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瓶口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1763.6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7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田俊英;庞黎明;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M5/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66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瓶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卫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输液瓶口贴。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输液反应,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管理中规定,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在2小时内使用。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住院患者输液一般在上午统一进行,因输液患者多,为保证患者的输液不中断,临床上通常采用集中加药的方法开展工作,即在给患者接上第一瓶液体后,由专人开始配置下一瓶药液,药液配置后在治疗室一般置放。
为了避免静脉液体污染,除应尽量缩短提前配药的时间外,传统的处理瓶口方法有:1)瓶口直接暴露放置,输注前再次进行瓶口消毒后使用;2)静脉液体开启后的瓶口上放置1根棉签或干棉球,外压1条胶布封口;3)配制完成的液体,输注前用消毒液(酒精或碘伏)棉球覆盖瓶口,外压1条胶布粘贴。
以上几种瓶口处理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都存在不同的弊端。
若采取暴露放置,输液前再行消毒的方式,操作繁琐,且经实际测算成本较高;采用医用棉签封口,难以达到保持瓶口无菌的效果;而临床较多使用的酒精或碘伏棉球覆盖瓶口消毒方式,操作步骤亦相对繁琐,且固定性差,覆盖物易脱落,往往在进行静脉输液时仍需重新消毒,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
因此,申请号为201120098456.8公开了一种输液瓶口贴,所述瓶口贴由双耳锅形PE膜、圆敷芯、防粘纸接口和压敏胶所组成,压敏胶附着在双耳锅形PE膜的一个面上,圆敷芯粘结固定在附有压敏胶一面的双耳锅形PE膜中央,双耳锅形PE膜的一个而上贴有防粘膜揭口,多个输液瓶口贴均匀排列粘结在防粘纸上,圆敷芯为浸有碘伏的药棉,其采用附有压敏胶的双耳锅形PE膜,不仅使用牢靠方便,而且美观耐用。
但是其在贴服在输液瓶口后,若使用输液瓶进行输液时,需要将双耳锅形PE膜解开,需要手持耳锅打开,手容易接触输液瓶口,造成输液瓶口的污染,而且在使用输液瓶口贴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粘结不牢,或者由于圆敷芯中的消毒液流动、渗透造成粘结不牢的问题,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而使污染物进入圆敷芯中,同样造成输液瓶口的污染。
以上是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防止输液瓶口污染的输液瓶口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输液瓶口贴,包括带有耳郭的圆形胶膜,所述胶膜的正面中心设有消毒棉纱,所述消毒棉纱周围的胶膜正面设有宽度为2mm的环形防渗圈,所述防渗圈外的胶膜为黏胶层,所述胶膜通过黏胶层与防粘膜粘结,所述胶膜背面设有拉手,所述拉手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拉手的一端与胶膜背面连接,所述圆柱体侧壁上设有占圆柱体截面周长1/2-3/4的弧形开口。
上述防渗层可有效防止消毒棉纱中的消毒液渗透而造成外层黏胶层粘结不牢的问题,也可以防止外部污染物向消毒棉纱进行渗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输液瓶口贴的使用安全性。
上述圆柱体拉手沿圆柱体轴线方向高15-25mm。
上述弧形开口沿圆柱体轴线方向高2-10mm。
上述耳郭上设有防粘膜揭口,可以方便揭开防粘膜。
上述防粘膜为离型纸。
上述拉手的材质为弹性塑料,可以方便手指勾住拉手上的弧形开口。
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渗层可有效防止消毒棉纱中的消毒液渗透而造成外层黏胶层粘结不牢的问题,也可以防止外部污染物向消毒棉纱进行渗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输液瓶口贴的使用安全性,通过拉手将黏贴在输液瓶口的输液瓶口贴揭下,防止手接触输液瓶口,提高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示意图;
图中:1-胶膜,2-消毒棉纱,3-防渗圈,4-黏胶层,5-防粘膜,6-拉手,7-弧形开口,8-防粘膜揭口,9-耳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输液瓶口贴,包括带有耳郭9的圆形胶膜1,所述胶膜1的正面中心设有消毒棉纱2,所述消毒棉纱2周围的胶膜1正面设有宽度为2mm的环形防渗圈3,所述防渗圈3外的胶膜1为黏胶层4,所述胶膜1通过黏胶层4与防粘膜5粘结,所述胶膜1背面设有拉手6,所述拉手6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拉手6的一端与胶膜1背面连接,所述圆柱体侧壁上设有占圆柱体截面周长2/3的弧形开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职业学院,未经滨州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1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生产装置
- 下一篇:磁铁磁场式非接触性针灸针醒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