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扬程双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1248.8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饶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利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4;F04D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程 双吸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扬程双吸泵。
背景技术
全扬程泵的核心即开发出新型的水力部件,在满足效率指标的情况下,满足水位大幅度变化的需要,达到全扬程无过载。深入研究水力部件内部流动机理,提高泵的效率和寿命,一直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因此,对泵的理论与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保证泵在全扬程范围内运行不会发生过载而烧毁电机,是目前泵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全扬程泵是利用泵的功率曲线有最大值,所选原动机功率超过该值,则泵在全扬程范围内运行时,不会出现过载问题。一般情况,泵工作过程中泵功率曲线随流量的增加(扬程下降)而不断增加,所以全扬程对泵的使用实际意义,因泵起动时扬程很低,随排水管中水位增高扬程渐高,除非选用过大容量电机,否则会有过载烧坏电机的危险。理论分析几何参数对特性曲线的影响如图1所示,得出叶轮出口速度三角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越大,则越大,既泵的扬程越高,但是对泵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能从单一个方面看问题。传统的离心泵为减小圆盘摩擦损失,选用较大的以便减小叶轮外径,因而功率流量曲线随流量增加而增加,分析叶轮出口安放角对特性曲线的影响。功率曲线的形状(如图1)功率与的函数关系式为:。当<90°,是一条有极值的曲线;当=90°,是一条上升的直线;当>90°,是一条上升的曲线。
一般情况,离心泵工作过程中泵功率曲线随流量增加(扬程下降)而不断增加,既在零扬程时,功率最大,而后扬程随水位的增高而增加,也就是泵在启动或低扬程范围内运行时,功率最大,比转数越低,功率曲线随流量增加上升得越快,这种特性使泵在大流量低扬程时极易过载,除非选用大容量电机,否则会有过载烧坏电机的危险。所以全扬程对泵的使用有实际意义,因为泵起动时扬程很低,因此我们通过分析几何参数对特性曲线的影响,无过载轴功率特性和几何参数的关系,以及叶轮和压水室匹配对水泵性能的影响等,通过改变水力结构,且利用功率曲线有最大值,所选原动机超过该值,从而实现了功率的无过载特性,即减少了电机容量,又不会烧毁电机。同时远超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扬程双吸泵,通过改变叶轮水力结构,双蜗壳中内流道各自对应流道截面积相等,流速相等,径向力也对应相等,都指向圆心,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抵消等于零,有效的消除了由于径向力不等造成的破坏性交变扭矩,可比常规单蜗壳水泵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约2倍,同时双流道夹层,起到分流、倒流作用,使蜗壳内流体减少涡流,提高层流性,从而为叶轮提供稳定的液流,提高了效率,为得到具有极值的且平滑的功率曲线作了前提保证。采用通过选用较小的叶轮出口安放角,较大的包角,较大的冲角,得到具有极值的且平滑的功率曲线,从而使得泵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无过载,即减少了电机容量,又不会烧毁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全扬程双吸泵,泵体、转轴、叶轮、密封环、机械密封组件、机封轴套、轴承挡套、轴承衬套、轴承、联轴器部件、轴承组件、机封压盖、泵盖、冲洗管组件,转轴中部安装有叶轮,叶轮底部设有泵体,叶轮顶部设有泵盖,转轴传动端和非传动端均从泵体与泵盖中伸出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泵体上,其中传动端与联轴器部件连接,转轴与泵体和泵盖通过机械密封组件密封连接,冲洗管组件设于泵盖上,冲洗管组件两端伸入在机械密封组件中部的空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底部采用双蜗壳结构,所述泵体底部采用双蜗壳结构,双蜗壳包括两个内流道夹层,双蜗壳中两个内流道各自对应流道截面积相等,所述叶轮的出口角为15°,叶轮的包角为200°,叶轮的冲角为,叶片数z为4枚。
所述叶轮的叶轮出口角β2在8°~15°范围内。
所述叶片数z为3~5枚。
若选用较大的角,在相同的流量下叶轮出口速度增加,压水室水力损失增加,并且在小流量下冲击损失增加,容易使特性曲线出现驼峰。同时较大时,叶片间相对流动扩散严重,泵中,相对流动是扩散的,在一定流量下越大,越小,流动扩散损失越严重。
从运转的角度希望功率曲线是平滑有极值的曲线,既 小于90°的曲线。因为平滑,流量变化时原动机功率变化不大,因为有极值,当所选原动机功率大于该值时,就不会因泵流量变化而引起原动机过载的问题。设,则泵的理论扬程,输入水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利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利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1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