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式控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0410.4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1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伟 |
主分类号: | A01K97/18 | 分类号: | A01K9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1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控鱼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控鱼器。
背景技术:
钓鱼是人们的一种休闲方式,在鱼儿上钩之后,将鱼儿从鱼钩上取下的过程中,通常是手工操作,即,用一手握住鱼儿的身体,另一手摘下鱼钩。这时,往往因鱼儿的挣扎,导致鱼鳍、鱼鳃或者鱼齿划伤手部。因此,需要使用到控鱼装置。目前的控鱼器多数为不锈钢或者铝合金材质,重量较重,尺寸长,不易携带,而且易腐蚀,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申请人申请了200920290783.6的实用新型专利,其采用折叠结构,并通过活动夹头和固定夹头的铰接来抓握鱼的身体,避免了在控鱼时导致手划伤的问题。但是,其也存在使用缺陷,如,1、活动夹头和固定夹头的内壁为硬质结构,容易导致鱼儿受伤。2、延伸臂无法调节长短。在鱼儿上钩后,拉动鱼线将鱼儿拉至面前,鱼儿被鱼线牵引在鱼竿上挣扎,因鱼竿的长短不同,导致鱼竿竖起后,钓起的鱼与钓鱼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同,因此,控鱼器需要做到能够适度调节才能更好的将悬吊的鱼儿抓获。鉴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延伸臂长短可调,能够折叠便于携带且能够有效避免鱼儿身体受损的一种可折叠式控鱼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延伸臂长短可调,能够折叠便于携带且能够有效避免鱼儿身体受损的一种可折叠式控鱼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控鱼器,包括把手和延伸臂,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槽体,延伸臂的一端设置有左夹头和右夹头,左夹头、右夹头通过控鱼铰轴与延伸臂相连接,左夹头和右夹头构成了圆形的槽孔,延伸臂的一侧设置有后扳手、另一侧设置有前扳手,前扳手与右夹头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后扳手与左夹头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前扳手用于牵引右夹头向外翻转,后扳手用于牵引左夹头向外翻转,左夹头和右夹头的末端通过压力弹簧顶压使其保持闭合状态,弹簧、压力弹簧安装在延伸臂的内部,把手的端部设置有旋轴和固定旋钮,固定旋钮用于锁紧旋轴,其中,把手上通过旋轴轴连接有延长座,延长座内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定位口,相邻两个定位口间距为2-4cm,延伸臂的另一端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板与延长座之间插合连接,延长座上设置有锁定螺口,锁定螺口与相应的定位口之间通过螺栓螺纹紧固进而控制连接板从延长座内探出或缩进的长度。
所述左夹头、所述右夹头的内壁粘接固定有硅胶垫层体,硅胶垫层体的厚度为4-6mm。
所述延长座带动延伸臂能够与槽体之间契合固定,槽体与把手之间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延伸臂与延长座的长度和大于把手的长度,连接板的长度为15-20cm。
进一步的,连接板与延伸臂的连接方式:连接板的一端插入到延伸臂内,螺栓穿过延伸臂和连接板进而将连接板固定在延伸臂上。
连接板、定位口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延长座与锁定螺口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延长座的一端设置有锁定螺口,另一端通过旋轴与把手之间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延伸臂长短可调,能够折叠便于携带且能够有效避免鱼儿身体受损。具体为:
1、左夹头和右夹头的内壁粘接固定硅胶垫层体,抓获鱼儿身体时,避免鱼儿受伤。
2、长度调节多样:根据使用的鱼竿的长度不同,调节本使用新型的长度,使用短杆时,将本实用新型折叠使用;使用中杆时,将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使用长杆或海杆时,将锁定螺口上的螺栓松开,拔出连接板至合适长度后,再将连接板的定位口与延长座的锁定螺口之间通过螺栓锁紧,此时,延伸臂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延长延伸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旋轴 2、固定旋钮 3、后扳手
4、把手 5、延长座 6、硅胶垫层体
7、左夹头 8、右夹头 9、延伸臂
10、前扳手 11、控鱼铰轴 12、槽体
13、连接板 14、螺栓 15、定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延长延伸臂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伟,未经崔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0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房门开启的烘房
- 下一篇:一种自动复位的渔线轮离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