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补水水浴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0329.6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4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李松涛;马丽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芳 |
主分类号: | B01L7/02 | 分类号: | B01L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5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水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浴锅,具体地说是一种制药技术领域中能够自动补水的水浴锅。
背景技术
恒温水浴锅(thermostat water bath)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尤其在制药技术领域,其常用于恒温加热、蒸馏、干燥、浓缩等试验。恒温水浴锅水槽下部水平放置不锈钢管状加热器,水槽内部放有带孔的铝制搁板,水槽的上部配有不同口径的组合套圈,可适应不同口径的烧瓶。水浴锅左侧有放水管,恒温水浴锅右侧是电气箱,电气箱前面板上装有温度控制仪表、电源开关。电气箱内有电热管和传感器,传感器将水槽内水的温度转换为电阻值,经过集成放大器的放大、比较后,输出控制信号,有效地控制电热管的平均加热功率,使水槽内的水保持恒温。
由于现有的水浴锅没有自动补水的装置,而大部分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有时需过夜,水浴锅水槽内的水蒸发损失大,需要经常补水,使用很不方便。有文献报道,使用四孔水浴锅,在沸腾条件下每小时要蒸发1500m水。因此对于在水浴中长时间恒温加热或回流等实验时,实验人员往往不能长时间离开,需要随时补充水量,避免水位下降过大,而影响实验质量,甚至水分蒸发过多,引起电热丝损坏。另外在实验人员在人为补水时,也会带来温度的波动。
中国专利201320023712.6公开了一种水浴锅自动补水装置,其在水浴锅水槽的侧壁上安装有一连接水源的水管,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水槽内还设有浮子液位计,浮子液位计与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与所述电磁阀相连。其通过电磁阀和浮子液位计控制水管的进水,由于增加了相应的电气结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补水水浴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补水水浴锅,包括水浴锅,水浴锅内设有水槽,在水槽的侧壁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水槽内,且所述出水口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凸台,还包括堵头和浮块,所述堵头与所述凸台相对应,所述浮块放置水槽内随水位高低浮动,所述堵头和浮块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水浴锅中,堵头和凸台结合时堵塞所述出水口,堵头和凸台分离时打开所述出水口,水位高时连杆机构控制所述堵头与凸台结合、水位低时连杆机构控制所述堵头与凸台分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水浴锅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水浴锅的自动补水作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性能可靠、使用时间长、便于安装使用等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补水水浴锅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装置优选的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第一大类为: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浮块,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堵头。这一类结构的特点是:第二连杆设在第一连杆的中部,相对于浮块,力距小,因而行程短、力量大。也就是说,当浮块向上移动时,在同样的浮力下,堵头对凸台作用力较大,因此使堵头与凸台结合更加紧密,防止水位达到预设高度时水管还有水溢出。
第一大类又分为两个小类,分别是第一小类: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朝下,所述第二连杆下端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上端连接所述堵头,堵头位于所述凸台的下方。这一小类的特点是便于安装,结构简单。第二小类: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朝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下端连接所堵头,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凸台的下方。这一小类的特点是由于水流的流向和堵头对凸台的作用均朝上,所以堵头与凸台结合的更加紧密。
第二大类为: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一端连接所述浮块,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堵头。这类结构由于支撑点在第一连杆的中部,所述堵头的力距相对第一类变大,因此对水位的上下浮动较为敏感,具有水位控制灵敏的特点。
第二大类也分为两个小类,分别是第一小类: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朝下,所述第二连杆下端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上端连接所述堵头,堵头位于所述凸台的上方。同样地,这一小类的特点是由于水流的流向和堵头对凸台的作用均朝下,所以堵头与凸台结合的更加紧密。第二小类: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朝上,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下端连接所述堵头,堵头位于所述凸台的上方。这一小类给出一种出水口朝上的实现方式。
第三大类:所述水管的出水口朝下,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所述浮块和堵头的第二连杆,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凸台的下方。第三大类省略了第一连杆及相关铰连接结构,真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堵头和浮块,因而结构更加简单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芳,未经张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0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升降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可调流速的移除上清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