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0130.3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9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峰;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安怀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30019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内窥镜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说涉及一种内窥镜防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用内窥镜的手术中,由于环境温度低于人体内的温度,因此,当冰冷的内窥镜进入温暖潮湿的人体内时,温差会瞬间使得水汽在镜头上形成水雾,妨碍医生的观察,医生必须等待或暂停手术直到图像清晰,这会造成手术时间和费用的极大浪费。为避免上述情况,有些医用内窥镜的镜头带有防雾措施,但随着长期使用后的清洗消毒,其防雾功能逐渐减弱,使用时仍会产生雾气。另外,目前还采用以下方法防止镜头形成水雾:(1)内窥镜进入人体前,先在镜头上涂抹专用防雾剂,缺点是防雾剂的费用较高,操作很繁琐;(2)内窥镜进入人体前,先将内窥镜的光源打开预热,这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但效果不够稳定,且耗时较长;(3)内窥镜进入人体前,将镜头浸泡于热水中提高温度,防雾效果不错,简便省时,但防雾时间短,特别是手术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更换热水;(4)在镜头上涂抹有机碘溶剂,防雾效果与防雾油相似,但长期、多次使用会使视野偏黄,对镜头有损伤;(5)内窥镜进入人体后不急于操作,等待镜头温度达到体温后,图像一般会自动清晰,但浪费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其可以随时对内窥镜的镜头进行加热达到防雾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手术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包括壳体、加热装置,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内窥镜的容置腔,容置腔的起始端位于壳体的侧壁上并且容置腔的起始端设有封口塞,加热装置设于壳体内靠近容置腔末端的位置处,加热装置上设有可打开、关闭的用于夹持内窥镜的夹持端,夹持端上设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连接有电源,加热元件和电源之间设有开关,所述壳体侧壁上开有开关孔,所述开关穿过所述开关孔位于所述壳体表面。
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左加热体、右加热体、弹簧、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于所述容置腔上方靠近所述容置腔末端的位置处,并且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置腔的轴线方向平行,左加热体包括左手柄、左夹板,右加热体包括右手柄、右夹板,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左、右手柄之间,所述左、右夹板均为半圆弧形板,所述左夹板上靠近左手柄的一端、右夹板上靠近右手柄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左、右夹板的里侧分别固定有左、右加热板,左、右加热板均为半圆弧形板,所述左、右加热板形成所述加热元件,所述左、右夹板形成所述夹持端,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左、右手柄伸出所述安装孔外。
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其中,所述封口塞带有自封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其中,所述左加热板外侧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设于所述加热元件与电源之间。
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上设有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其中,所述容置腔的末端为镜头仓,所述镜头仓采用硅胶、塑料、泡沫或海绵。
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底部外侧设有粘贴层。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壳体内设有容置腔,加热装置设于壳体内靠近容置腔末端的位置处,加热装置上设有用于夹持内窥镜的夹持端,夹持端上设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连接有电源,因此可将内窥镜放入容置腔内夹在夹持端上,通过加热元件将内窥镜加热,使内窥镜镜头温度与人体腹腔内温度一致达到防雾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电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快、节约手术时间。
另外,封口塞带有自封口结构,当内窥镜放入容置腔时,内窥镜将自封口结构撑开,当内窥镜拿出后,自封接口结构自动合拢,防止容置腔内的热量散失;镜头仓采用硅胶、塑料、泡沫或海绵制成,防止镜头被划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放入内窥镜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图2的C-C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中加热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内窥镜加热防雾装置放入内窥镜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安怀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安怀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0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电机鼠笼式转子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