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隔式PP织物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40107.4 | 申请日: | 2014-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建;彭光辉;刘军定;闫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隔 pp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物袋技术领域,用于护坡、绿化等筑坎工程,涉及一种分隔式PP织物袋。
背景技术
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坡改梯是山区一项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由于所使用地区的土壤粘粒含量高、雨多强度大、土壤遇水膨胀等自然因素和开发利用中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影响,梯田田坎垮塌现象极为严重。
PP织物袋袋体是一种由含碳墨和其他抗紫外线成分与聚丙烯复合而成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经针刺双面熨烫而成的无纺布构成,目前通用的PP织物袋袋体断裂强力为大于8.5kN/m,袋体缝合侧接缝缝合处断裂强度为大于8.4kN/m。PP织物袋作为一种新材料应用在筑坎技术中,具有抗老化、抗紫外线、无毒、不降解、百分之百可回收;软体边坡提供的生长介质,让植物根系穿过边坡,持续生长的植物永续护卫边坡,节省能源,改善环境。因此PP织物袋梯田筑坎适应了我国农业面积大、单位面积投入低、施工简单、安全可靠、符合生态和环保等条件,必将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应用潜力。
以膨胀土为填料的PP织物袋在梯田筑坎堆叠完成后,遭遇降雨时,由于袋内膨胀土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性,雨水进入袋内引起膨胀土体积膨胀,从而对现有的PP织物袋袋体产生很大的膨胀力。随着水量不断渗透,膨胀土产生的膨胀力迅速增大,最终会使PP织物袋袋体胀破,就会引起膨胀土田坎坎面鼓胀、鼓肚现象,导致田坎倾覆甚至坍塌。
针对上述不足,需研制一种新型结构的PP织物袋,使其遭遇降雨时,袋内膨胀土产生的膨胀力能够合理释放,使产生的膨胀力不会胀破PP织物袋袋体,从而起到了保证膨胀土梯田坎坡的稳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分隔式PP织物袋,解决了现有技术条件下膨胀土地区以膨胀土为填料的PP织物袋鼓胀和梯田垮坎,使用PP织物袋梯田坎坡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隔式PP织物袋,袋体设置有侧接缝缝合处,在袋体上下两面沿纵向设置有中线缝合处,中线缝合处将袋体沿纵向分隔成填充室一和填充室二,填充室一和填充室二分别填充有膨胀土。
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式PP织物袋,其特点还在于:
中线缝合处采用的中间缝合线断裂强度为侧接缝缝合处所用接缝线断裂强度的1/3-1/2。
袋体两端的端口均设置有联接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膨胀土地区梯田筑坎遭遇雨水时,雨水渗入袋内,袋内膨胀土由于吸水膨胀性体积会产生膨胀,袋体膨胀力迅速增大,最后胀开袋体纵向分隔使用的中间缝合线,使袋体体积增大,袋内膨胀土获得更多空间,缓解和消除了过大的膨胀力,防止了田坎坎面鼓胀、鼓肚现象,保护了袋体的安全性。
2)由于袋体的分隔填充室用中间缝合线将袋体上下两面中线缝合在一起而成,最后胀开袋体纵向分隔使用的中间缝合线,变形相对较均匀,有效地保护了筑坎坎墙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常规PP织物袋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隔式PP织物袋上下两面缝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隔式PP织物袋的实施状态(未膨胀状态)示意图。
图中,1.袋体,2.端口,3.侧接缝缝合处,4.中线缝合处,5.填充室一,6.填充室二,7.PP织物袋,8.田坎坎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现有的常规PP织物袋袋体的结构,在该PP织物袋7的侧接缝缝合处3采用普通缝合线将PP织物袋7制作为筒形结构,两端的端口2通过联接扣依次搭接而成,使用时分层叠放,遇到雨水充沛时,袋内膨胀土产生的膨胀力不能合理释放,所产生的膨胀力容易胀破PP织物袋袋体,保证不了梯田坎坡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分隔式PP织物袋的结构是,
包括在袋体1两端的端口2均设置有联接扣,袋体1设置有侧接缝缝合处3,在袋体1上下两面沿纵向设置有中线缝合处4,中线缝合处4将袋体1沿纵向分隔成填充室一5和填充室二6,填充室一5和填充室二6分别填充有膨胀土;该中线缝合处4采用的中间缝合线断裂强度为侧接缝缝合处3所用(普通)接缝线断裂强度的1/3-1/2,以保证在膨胀力作用下中间缝合线首先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0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