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鉴印痕的鉴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9952.X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2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魏西;徐会斌;薛玉玲;王建军;钱鑫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0 | 分类号: | G06K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地址: | 05008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鉴 印痕 鉴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计算机图像的比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印鉴印痕的鉴别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确定票据有效性的核心要素是对公客户在银行的预留印鉴。所述的预留印鉴是在账户开户时,预留在银行的支付标记,以备付款时核对企业提交的相应支付凭证上的标记与其是否一致。因此图像比对技术的应用对银行业尤为重要。目前银行传统的印鉴比对方法是通过人工折角识别的方式比对凭证签章的图像与客户预留银行纸质印鉴的图像。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存在如下缺陷:传统的手工验印方式完全由人工凭借肉眼根据经验来判断,并受鉴定人员的经验、情绪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鉴别精度低、印鉴核验速度慢、并且存在很大的操作风险。
随着经济的发展,印鉴鉴别的业务越来越多,人工鉴别方法已无法满足现实业务的需要。为实现提高鉴别速度、鉴别精确度和简化流程,目前市面上已出现了一些采用模板匹配、差图像或边缘特征的方式实现印鉴真伪的电脑验印系统,但上述电脑验印系统由于采用的特征比较单一,且鉴别效果易受噪声和印鉴质量等因素影响,因此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印鉴印痕的鉴别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鉴印痕的鉴别系统,包括预留印鉴信息采集装置、票据信息采集装置、服务器和印鉴比对装置,其中,
所述预留印鉴信息采集装置,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采集预留印鉴影像和用户信息;
所述票据信息采集装置,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采集用户票据上的用户信息和票据影像;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预留印鉴影像和用户信息,以及用户票据上的用户信息和票据影像,并从预留印鉴影像中提取预留印鉴印痕、从票据影像中提取票据印鉴印痕;
印鉴比对装置,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根据票据印鉴印痕与相同用户信息的预留印鉴印痕的相对欧氏距离、图像差异参量和图文特征的相似度输出对票据印鉴印痕的鉴别结果。
其中,所述预留印鉴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预留印鉴影像信息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用于采集预留印鉴用户信息的第一用户信息采集装置;
所述票据印鉴信息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票据印鉴影像信息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和采集票据印鉴用户信息的第二用户信息采集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平台、驱动扫描仪或者摄像头;
第二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平台、驱动扫描仪或者摄像头;
第一用户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扫描仪或智能终端设备;
第二用户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扫描仪或智能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印鉴印痕的鉴别系统还包括:
图像预处理芯片,其输入接口与第一图像采集单元的输出接口连接,其输出接口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对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平台包括:用于放置票据的平板底座、垂直于所述平板底座并与所述平板底座连接的支柱以及连接于支柱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摄像头。
其中,所述支柱包括上支柱和下支柱,所述下支柱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支柱套于所述下支柱的中空结构内并在所述中空结构内可进行上下移动以及旋转。
优选地,所述网络包括:以太网和/或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和/或令牌环网。
更进一步地,印鉴印痕的鉴别系统还包括:
数据存储装置,分别与所述服务器和所述印鉴比对装置连接,用于将所述的预留印鉴印痕、用户信息、票据印鉴印痕以及比对结果进行保存。
补充鉴别装置,通过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截取票据印鉴印痕的一部分并将票据印鉴印痕中被截取的部分重叠于预留印鉴印痕上,根据票据印鉴印痕中被截取的部分与所述预留印鉴印痕的对接程度输出鉴别结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印鉴印痕鉴别系统根据票据印鉴印痕和预留印鉴印痕的相对欧式距离、图像差异参量和图文特征的相似度给出票据印鉴印痕的鉴别结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印鉴印痕鉴别系统与现有采用模板匹配、差图像或边缘特征的方法鉴别印鉴真伪的电脑验印系统相比,对比过程更加细致,印鉴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通过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鉴别真印鉴的通过率达到95%,假印鉴的识别率接近100%。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9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